时间: 2025-04-26 18:0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2:24
乙酉使黔与杨雪渔学使同年游甲秀楼扶风寺瞻阳明先生像赋诗志别 其四
作者:王仁堪
清晨撤舆盖,对雨登山楼。
危阑阛阓外,森爽凌高秋。
便坐画图出,回漪风叶流。
带郭千万家,茨屋犹牵舟。
为忆全盛时,生烟城树稠。
万方感一慨,蹀㩻黔中尤。
振民首士气,何以纾烦忧。
苍苍远色至,离思飞光遒。
将子翘秀心,归慰云霞俦。
清晨,轿子刚刚撤去帷盖,我在细雨中登上了山楼。
高高的栏杆外,秋风阵阵,令人神清气爽。
我便坐下来,拿起画笔,描绘出眼前的美景,
微风轻拂,树叶随风飘荡流动。
远方的城市环绕着无数家庭,茅草屋依旧和小舟相连。
我怀念当年繁华的景象,烟雾缭绕的城市树木茂密。
四面八方的人们共同感慨,尤其是我的故乡黔地。
振奋民众的士气,怎样才能解脱烦恼和忧愁呢?
远方的苍茫色彩渐渐逼近,离别的思绪如光般飞扬。
愿你有志向的人,能够返回安慰那云霞的同伴。
作者介绍:王仁堪,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故乡和历史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仁堪与友人游览甲秀楼及扶风寺时,诗中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繁荣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游览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描绘了清晨雨后的景象,清新而明亮的环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高高的山楼和秋风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诗人的心境在此时得到了升华。
随后,诗人通过描绘远方的城市与乡村,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诗中的“生烟城树稠”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过去的繁华,而“振民首士气,何以纾烦忧”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关切。这种关心不仅是出于个人情感,更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幅辽阔的画面,既有自然的美好,又有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忧虑,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的“将子翘秀心,归慰云霞俦”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隐含着对理想的追求,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王仁堪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危阑阛阓外”中“阑”字的意思是?
A) 栏杆
B) 场所
C) 高处
D) 入口
诗中提到的“生烟城”是指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乡村
C) 荒凉之地
D) 一个景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