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霄宫》

时间: 2025-05-01 01:42:13

诗句

青山锁断红尘路,石柱干霄藏洞府。

老蛟据窟不可窥,千古流泉替渠舞。

真墟容我辄跻攀,心旷方知白日閒。

飞仙一去忽已远,坐对松梢云往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13

原文展示:

洞霄宫
作者: 刘清之

青山锁断红尘路,
石柱干霄藏洞府。
老蛟据窟不可窥,
千古流泉替渠舞。
真墟容我辄跻攀,
心旷方知白日闲。
飞仙一去忽已远,
坐对松梢云往还。

白话文翻译:

青山把红尘的道路锁断,
石柱直插云霄隐藏洞府。
老蛟盘踞在洞中无法窥视,
千古的流水仿佛在替渠舞动。
真境让我时常攀登,
心旷神怡才知白天悠闲。
飞仙一去转瞬已远,
坐对松梢云雾往来。

注释:

字词注释:

  1. 青山:青色的山,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2. 锁断:锁住并断绝,形容山的阻隔。
  3. 红尘路:指世俗的生活道路。
  4. 石柱干霄:高耸入云的石柱,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5. 老蛟:古代传说中的龙,象征着神秘和不可捉摸。
  6. 千古流泉:历史久远的泉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源泉。
  7. 真墟:真实的境地,或指仙境。
  8. 心旷:心情开阔,舒畅的状态。
  9. 飞仙:指仙人,常象征着超脱和自由。

典故解析:

“飞仙”在道教文化中常指代那些修成正果的仙人,代表追求超脱的理想和境界。“千古流泉”则可以理解为时间的象征,流泉的舞动与历史的延续相呼应,暗示着生命的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清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往往融入道教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洞霄宫》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山水意象,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理想境界的心态。

诗歌鉴赏:

《洞霄宫》以青山、石柱、老蛟、流泉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一个清幽而神秘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中“青山锁断红尘路”,开篇即点明了世俗与自然的对立,仿佛世外桃源被高山阻隔,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接着,石柱“干霄藏洞府”,象征一种高远的追求与隐秘的境地。这里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老蛟的“不可窥”则暗示了人对某些神秘事物的无能为力,而“千古流泉替渠舞”则赋予了时间流逝的生命力,流泉作为自然的象征,带来了历史的厚重感。

后面的“真墟容我辄跻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而“心旷方知白日闲”则体现了在这种追求中获得的内心宁静。最后一句“飞仙一去忽已远”,将仙人的离去与人的渺小感相结合,反映出人对理想境界的永恒追求与短暂生命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丰富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山锁断红尘路:青山隔绝了尘世的道路,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离。
  2. 石柱干霄藏洞府:高耸的石柱隐藏着洞府,象征着理想和神秘的境地。
  3. 老蛟据窟不可窥:老蛟盘踞在洞中,无法被窥视,暗示了某种不可捉摸的力量。
  4. 千古流泉替渠舞:古老的泉水仿佛在为渠流动,表现出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韵律。
  5. 真墟容我辄跻攀:真实的境地让我时常攀登,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6. 心旷方知白日闲:心情开阔时才会感受到白天的悠闲,体现出内心的宁静。
  7. 飞仙一去忽已远:飞仙一去转瞬即逝,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8. 坐对松梢云往还:坐在松梢之下,面对云彩的往返,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锁断红尘路”,将青山比作阻隔世俗的屏障。
  • 拟人:如“千古流泉替渠舞”,给泉水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飞仙一去忽已远,坐对松梢云往还”,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超脱。
  2. 石柱:象征追求的高远与坚固。
  3. 老蛟:代表神秘与不可捉摸的力量。
  4. 流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
  5. 飞仙:象征理想与精神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青山锁断红尘路”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B. 对山水的热爱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历史的回顾

  2. 填空题:诗中“心旷方知__闲”中的空缺应填入什么词语?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飞仙”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或错?

答案:

  1. A
  2. 白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世外桃源的描写。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洞霄宫》 vs. 《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洞霄宫》更强调理想的追求与超脱,而《山居秋暝》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 刘清之相关的研究论文与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种梅 立秋日 立秋 过施水庵 题双瀑亭 题忠烈侯庙 姜山前岩庙 姜山后岩洞 暮夜再游晋祠同赵浣瀛秀才 舟次早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匹马当先 词流 支沙 蛇藨 斤字旁的字 交易不成仁义在 采字旁的字 包含反的成语 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树欲息而风不停 咸杬子 歹字旁的字 儒艮 问花访柳 浊酒菲肴 双人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