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时间: 2025-04-30 15:05:57

诗句

从来长见说兵机,今日君恩志岂违。

骢马不骑骑铁马,绣衣休挂挂戎衣。

雄师已听心皆伏,丑虏将闻魄尽飞。

应笑苦吟头白者,二南章句转衰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05:57

原文展示: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作者: 潘阆 〔宋代〕

从来长见说兵机,
今日君恩志岂违。
骢马不骑骑铁马,
绣衣休挂挂戎衣。
雄师已听心皆伏,
丑虏将闻魄尽飞。
应笑苦吟头白者,
二南章句转衰微。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常有人谈论兵事,今天您对我的恩情和志向怎能违背呢?
骏马已经不再骑乘,而是骑上了铁马,
绣衣也不再挂在身上,而是披上了戎衣。
雄壮的军队已经听从了,心中都已臣服,
丑陋的敌人一闻到消息,灵魂都要飞散。
应该取笑那些为了苦吟而头发斑白的人,
“二南”的诗句如今也变得衰微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兵机:军事策略。
  • 骢马:指优质的马。
  • 铁马:比喻战马,常用以形容军队。
  • 绣衣:指华丽的衣服,象征文人身份。
  • 戎衣:指军装,象征战士身份。
  • 雄师:强大的军队。
  • 丑虏:指敌人,贬义。
  • 二南:指《南乡子》和《南歌子》,是南朝诗词的一种,代表了当时的文人气质。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二南”是南朝的诗词,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文学风格,与当时的军事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字子华,号天隐,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词风清丽婉约而著称。潘阆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边疆紧张局势,诗人以寄赠的形式表达了对前往边疆的崇仪使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歌鉴赏: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通过对比和平时期的文人生活与战时的军人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友人的祝福。诗的开头提到“从来长见说兵机”,引入了对战争的讨论,显示了历史的沉重感。接着,诗人以“骢马不骑骑铁马”表达了文人对生活的无奈与转变,华丽的绣衣被戎衣取代,暗示了文人身份的转变与责任的承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雄师已听心皆伏,丑虏将闻魄尽飞”,表现出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胜利的期待。最后一句“应笑苦吟头白者,二南章句转衰微”则揭示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反思,曾经的文人气质与风采在战乱中显得微不足道,显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时代的变迁。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来长见说兵机:引入战争主题,表明历史上对军事的讨论。
  2. 今日君恩志岂违:强调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能违背对友人的感恩与志向。
  3. 骢马不骑骑铁马:表现文人转变为战士,骑战马意味着参与战斗。
  4. 绣衣休挂挂戎衣:告别文人生活,投身于军旅。
  5. 雄师已听心皆伏:描绘强大军队的气势,敌人已被压制。
  6. 丑虏将闻魄尽飞:形象地表现敌人的恐惧与逃窜。
  7. 应笑苦吟头白者:讽刺那些沉迷于诗词的老者,显示时代的无情。
  8. 二南章句转衰微:反映文化的衰微,诗词的价值在战争面前显得苍白。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和平与战乱、文人与战士的身份转变。
  • 夸张:如“丑虏将闻魄尽飞”,展现敌人的恐慌。
  • 象征:骢马、绣衣与戎衣象征文人生活与军人责任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骢马:象征文人身份与和平生活。
  • 铁马:象征战争与战士的身份。
  • 绣衣:代表文人的华丽生活。
  • 戎衣:象征军人的责任与勇敢。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替出现,表现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身份的转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丑虏”指的是什么?
    A. 友人
    B. 敌人
    C. 自己

  2. 诗人用哪种马来象征战士的身份?
    A. 骢马
    B. 铁马
    C. 骏马

  3. “二南章句转衰微”中“二南”指的是什么?
    A. 两个地方
    B. 两种诗词
    C. 两个历史人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与对战争的渴望。

这些作品与《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书目可帮助进一步理解宋代诗词的风格与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木犀 观刈 山居七咏·乳泉 山中甃坟外弟程魁有诗次韵 送子用弟游学番易 观荷 用王侍郎韵寄题医僧道森药山阁 苻坚之苻从竹者载赓呈似 次韵酬清修老 次韵范侍郎寄赵校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首偾事 求备一人 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焦思苦虑 彐字旁的字 显故 竹字头的字 琳琅触目 手字旁的字 包含熏的成语 小字头的字 解析式 云心月性 恐遭物议 雨鬣霜蹄 十字旁的字 瓢儿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