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华山》

时间: 2025-05-06 02:24:55

诗句

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55

原文展示:

将齐华岳犹多六,
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
白云堆里泼浓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果将齐华山的高度与华岳相比,华岳还要高出六尺;如果再把巫山和它合并,仍然差三尺。最美的,还是雨后江边的景色,云朵堆积在一起,像是泼上了浓浓的蓝色。

注释:

  • 齐华岳:齐华山,位于山东省,因其险峻而著称。
  • 巫山:巫山,位于重庆,是古代文人所赞美的名山,常被提及于诗词中。
  • 雨余江上:雨后,江边的景色尤为迷人。
  • 白云堆里泼浓蓝:描绘了雨后天晴,蓝天白云交融的美丽景象。

典故解析:

“齐华”、“巫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常在古诗中出现,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此外,诗中提到的“雨余”意在强调自然变化后的美丽景象,这种写法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阆,生活在宋代,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其作品往往蕴含着对山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览九华山时,灵感来源于山的壮丽与周边江河雨后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九华山》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与水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仰。开篇通过对比,提到齐华山与华岳的高度,暗示了华岳的雄伟,继而又引入巫山的比较,突显出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诗中“好是雨余江上望”一句,点明了诗人对雨后江边景色的喜爱,展现了经过雨水洗礼后的清新与宁静。最后一句“白云堆里泼浓蓝”,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雨后天空的明亮与清澈,仿佛将蓝天与白云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堪称宋代山水诗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将齐华岳犹多六”:将齐华山与华岳相比较,华岳依然高出六尺,强调华岳的巍峨。
    • “若并巫山又欠三”:如果将巫山也算上,仍然少三尺,进一步突显出华岳、巫山的壮丽。
    • “好是雨余江上望”:诗人最喜欢的还是雨后的江边景色,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 “白云堆里泼浓蓝”:形容雨后清新的蓝天与白云,展现出天空的美丽。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齐华岳”与“巫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云朵比作“泼浓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色彩。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美好。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齐华岳:象征高耸入云的山峰。
    • 巫山:自然的神秘与雄伟。
    • 雨余江上:象征清新与生机。
    • 白云:寓意纯洁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齐华岳”与“巫山”分别代表什么?

    • A. 高山
    • B. 河流
    • C. 城市
  2. 诗中最美的景象是什么?

    • A. 雪山
    • B. 雨后江边
    • C. 日出
  3. 诗人用哪个意象来形容天空的颜色?

    • A. 灰色
    • B. 泼浓蓝
    • C. 玫瑰红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中的自然描写与《九华山》有相似之处,两者都体现了对山水自然的赞美,但《庐山谣》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而《九华山》则侧重于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十首 其九 浣溪沙十一首 其六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秋兴六首和忼烈,并柬固庵 其六 浣溪沙 题莺天笛夜图次引之韵二首 其一 浣溪沙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平的成语 鼻字旁的字 包含叠的成语 后不僭先 正明公道 恢扩 聿字旁的字 深求 尸字头的字 盐滩 髟字旁的字 潜龙勿用 子女玉帛 毋字旁的字 事戎 义不取容 东荡西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