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扫市舞·出砒霜》

时间: 2025-05-07 02:21:28

诗句

出砒霜,价钱可。

赢得拨灰兼弄火。

畅杀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21:28

原文展示:

《扫市舞·出砒霜》
作者:潘阆 〔宋代〕
出砒霜,价钱可。
赢得拨灰兼弄火。
畅杀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卖出砒霜,能换来价值不菲的金钱。结果是通过这些毒药,赚取了不少利益,甚至还引发了更多的杀戮与熏火。

注释:

  • 出砒霜:指出售砒霜,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常用于毒药和某些工业用途。
  • 价钱可:意指砒霜的价格可观,说明其在市场上的价值。
  • 赢得拨灰兼弄火:形象地描绘了通过销售砒霜而获得的利益,同时暗示了其引发的灾难(拨灰、弄火象征着严重后果)。
  • 畅杀我:指通过砒霜的流通,导致了杀戮的发生,可能暗示社会的动荡与暴力。

典故解析:

砒霜在古代被视为一种极其危险的物品,常与阴险、权谋等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出砒霜”不仅是对商品的描述,也隐喻了人们为了利益而不惜牺牲他人生命的冷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阆,字子真,号天启,宋代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独特的细腻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爱情、人生哲理等,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商人们为了追逐利益,常常不择手段,甚至危害他人。诗人通过砒霜的隐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

诗歌鉴赏:

《扫市舞·出砒霜》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实。诗中的砒霜不仅仅是一种毒药,更是一种人性贪婪的象征。通过对砒霜交易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利益至上的残酷现实。在古代社会,商人常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生命安全,这种现象在今天依然存在。通过“拨灰兼弄火”,诗人更是暗示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灾难和后果,给人以深思。

潘阆的用词精炼而有力,情感直接而深刻,使得整首诗在短短几句中渗透出浓厚的社会批判意识。砒霜与火焰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既象征着利益的诱惑,也暗示着其背后隐藏的危机。整首诗在节奏上紧凑,给人以紧迫感,这种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反思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困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砒霜:直接表明主题,揭示了交易的对象。
  2. 价钱可:强调了交易的获利,揭示了利益的诱惑。
  3. 赢得拨灰兼弄火:暗示了因利益而引发的灾难。
  4. 畅杀我:直接指出了后果,表现了人性之恶。

修辞手法

  • 比喻:砒霜作为利益的象征,暗示了交易背后的阴暗面。
  • 对比:砒霜的毒性与其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利益与道德的冲突。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揭露了为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冷酷现象,警示人们对待金钱与道德之间的抉择。

意象分析:

  • 砒霜:象征着毒害与贪婪,代表着人们追逐利益的冷酷。
  • :象征着灾难与破坏,暗示因贪婪而引发的后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砒霜”象征什么? A. 生命
    B. 贪婪
    C. 自然

  2. 诗人用“拨灰兼弄火”来表达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交易的乐趣
    C. 利益带来的灾难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赤壁赋》相比,潘阆的这首诗更注重了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揭露,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哲思。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深刻反映了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途中作 大梁途中作 九江口作 赵十四兄见访 乌栖曲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驾幸河东 奉赠张荆州 宿京江口期刘昚虚不至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圩的词语有哪些 子道 浮云翳日 单人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韋字旁的字 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豪夺巧取 吃著不尽 通美 霍食 克荡 递兴递废 数短论长 衣字旁的字 三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