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离滁阳》

时间: 2025-04-29 20:38:16

诗句

长亭黄叶正纷纷,一曲骊歌酒十分。

须信滁阳人有意,满城来送散参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8:16

离滁阳

作者: 潘阆 〔宋代〕

原文展示:

长亭黄叶正纷纷,一曲骊歌酒十分。须信滁阳人有意,满城来送散参军。

白话文翻译:

在长亭里,黄叶纷纷飘落,正唱着一曲骊歌,酒意正浓。相信滁阳的人都是有心的,满城的人都来送别散参军。

注释:

  • 长亭:长亭是指长时间停留的亭子,通常用于送别的场合。
  • 骊歌:骊歌是一种古代的乐曲,常用于送别。
  • 酒十分:形容酒的浓烈,意指酒意正浓。
  • 滁阳:滁阳是指滁州,地名。
  • 散参军:指的是散职的军官,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典故解析:

“骊歌”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送别相关,表示对离别者的美好祝愿。滁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诗中提到的“满城来送”则反映了当地人情的淳厚与友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字景山,号白华,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滁阳,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正值秋冬交替之际,黄叶纷纷,正是离别的象征。

诗歌鉴赏:

《离滁阳》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温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深情。在“长亭黄叶正纷纷”一句中,黄叶的飞舞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紧接着的“一曲骊歌酒十分”,则将送别的氛围渲染得更加浓烈,酒意的高涨与乐曲的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即将离去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须信滁阳人有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情谊的肯定与感激,强调了滁阳人的热情好客,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最后一句“满城来送散参军”则展现了送别的场景,满城的人都来送别,体现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悲切。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自然景象的交融,给人以深思,让人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亭黄叶正纷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飘落,暗示离别。
    • 一曲骊歌酒十分:酒意正浓,唱着骊歌,营造了送别的气氛。
    • 须信滁阳人有意:强调滁阳人情谊的真挚。
    • 满城来送散参军:表现送别的热闹场面,体现了离别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黄叶的纷纷比喻离别的愁绪。
    • 拟人:将滁阳人形象化,表现其热情。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展现了人际间的深情厚谊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黄叶:象征着离别、时光的流逝。
  • 长亭:送别的场所,代表着离别的情绪。
  • 骊歌:送别的乐曲,传达对离去者的祝福。
  • :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送别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亭”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A. 休息 B. 送别 C. 聚会

  2. “骊歌”在古代文学中通常与什么相关? A. 欢庆 B. 离别 C. 战争

  3. 诗中表现滁阳人情谊的是哪一句? A. 长亭黄叶正纷纷 B. 须信滁阳人有意 C. 满城来送散参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送别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反映离别与思念。

诗词对比

  • 《离滁阳》与《送友人》比较,都是送别诗,但《离滁阳》更侧重于场景与人情,而《送友人》则更强调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 《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词人研究》
    • 《送别诗词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秋日同芝麓诸公集黑窑厂分赋 八月二十六日西山暂归 竹溪为旌城汪伯溱赋 孤雁 送杨利叔东归 赠姚燮 谢池月夜 三月二十日同阮林登江心寺塔置酒作歌赠阮林 晚步 登叠石岭望霁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独力难支 面北眉南 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催眠术 警辩 为难 乛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二八年华 尢字旁的字 凶年饥岁 初探 楝实 积金至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