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3:34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共子真同魂与魄。
不道轻轻便坼。
无奈离魂急。
独留残魄谁相匹。
检点屏帷寻旧迹。
印臂钗痕未失。
立尽窗儿黑。
愁来那辨阡和陌。
与你真是心灵相通,不分彼此。
怎知轻轻分离,竟成这样。
无奈离去的灵魂急切而行,
留下残留的魂魄,谁能与之相配?
仔细回想屏风后,寻找旧时的痕迹。
那留在手臂上的钗痕依然清晰。
独自站在窗边,外面一片黑暗。
忧愁来袭,难以分辨路的方向。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魂与魄”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灵魂的理解,常用于描述深厚的情感联系。
作者介绍:王士禄,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为“有寄”系列中的一首,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或许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或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有关。
《惜分飞 有寄二首 其二》是王士禄表达离别之情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灵魂和魄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首句即以“共子真同魂与魄”开篇,强调了二者的心灵相通,显示出情感的至深。然而,轻易的分离使彼此的心灵受到创伤,诗人在“无奈离魂急”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和急切,情感的急迫感在此处愈加突出。
后面的几句描写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孤独与回忆,试图在屏风后寻找曾经的痕迹,展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钗痕的提及,不仅是对曾经爱情的留恋,也象征着爱情的印记,尽管已成往事,但依然存在于心头。最后两句,窗外的黑暗象征着未来的迷茫,而“愁来那辨阡和陌”则体现了内心的无助与迷失。
整首诗调动了读者的情感,使人感同身受,深刻地反映了爱情中的离愁别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表达离别带来的愁苦与对爱情的追忆,展现了人们在爱情中对深厚感情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共子真同魂与魄”中“子”指的是谁?
A) 朋友
B) 爱人
C) 家人
诗中提到的“钗痕”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爱情的痕迹
C) 学识
诗人在窗前感到的情绪是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士禄的《惜分飞》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离愁,但王士禄更侧重于灵魂的连接与无奈,而李清照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