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6:03
哨遍(秋水观)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喻此理。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嗟小大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记跖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定谁同异。噫。贵贱随时。连城才换一羊皮。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有客问洪河,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於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犹然笑耳。此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
全诗大意如下:在蜗牛的角斗争中,四面八方的蛮族相互碰触,经过一场大战似乎能跨越千里。你不妨想想,心中那一丝微小的念头,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虚空所包容。何必再谈论泰山的微小呢?天地之间,不过是一根稻秆。大与小互相比较,鸠和鹏各自快乐,那两只虫子又能知道什么呢?孔丘的仁义和记跖的行径有什么区别?即使是长命百岁,彭祖也难免悲伤。火鼠谈论寒冷,冰蚕谈论温暖,谁能分清各自的异同?唉,贵贱随时而变,城里的财富换来一张羊皮。谁能与万物齐平?庄周的梦中见过。正如商略遗篇所说,翩然回头一笑,空堂中梦觉于秋水。有人问洪河,百川汇聚而成,泾水流向何方,难以辨别。于是河伯喜不自禁,认为天下的美好尽在自己之中。渺小的沧海望向东方,回眸似乎惊叹,竟说我未曾遇见君子。那些达观的人未免显得过于乐观,长久以来笑意依然。这堂上的水到底有多少?不过是清溪一曲而已。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因其词风豪放、情感真挚而闻名。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南宋的风雨,屡次参与抗金活动,反映出其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正是他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与个人磨难后,心境愈加豁达之时。诗中蕴含着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关系的哲思。
《哨遍(秋水观)》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展现了辛弃疾在经历了人生风雨后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词中运用蜗牛斗争、河伯喜悦等意象,表现了世事的微小与宏大之间的对比。前半部分通过蜗牛的争斗和心中的微小念头,引发了对人生无常与虚空的思考,强调了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自然的感悟,河伯的欣喜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整首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哨遍(秋水观)》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蜗角斗争”主要表达了什么?
“河伯欣然喜”中的河伯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