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06:41
长江万里来,古寺中流起。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奔腾而来的壮丽景象,古老寺庙的静谧与流动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长江的水流宛如天上的星星,在波涛中闪烁,给人一种生动而又深邃的意象。
此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通过古寺与长江的对比,表达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对话,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古老文化的敬仰。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诗词以气势宏伟、情感深沉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落星寺》创作于范仲淹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古寺与长江的景象,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对人性生活的思考。
《落星寺》通过对长江和古寺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首句“长江万里来”,以壮丽的长江开篇,描绘了江水奔腾不息的气势,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接下来“古寺中流起”,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宁静的寺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江的波涛与古寺的静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表现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思考。
最后一句“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通过将江水与天上星星相提并论,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江水如星星般闪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的哲思:在浩瀚的宇宙中,个体的存在虽渺小却又闪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体现了范仲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江与古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壮丽与人文历史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敬畏。
长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流逝
B. 自然的壮丽
C. 人文的积淀
D. 历史的沉重
“古寺中流起”中的“流起”指的是什么?
A. 江水的流动
B. 寺庙的兴起
C. 时间的流逝
D. 星星的闪烁
诗中提到的“天上星”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A. 长江的辉煌
B. 人生的短暂
C. 江水的波涛
D. 古寺的宁静
答案:
可以将《落星寺》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对自然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异同。王之涣同样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但侧重于壮丽的远景与向上的豪情,而范仲淹则更加注重于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现出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