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追慕二首》

时间: 2025-04-29 21:49:19

诗句

国难驱人出,家倾待子归;可能磨墨盾,其奈冷斑衣!

金革三年泪,冰霜寸草晖。

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9:19

原文展示:

国难驱人出,家倾待子归。可能磨墨盾,其奈冷斑衣!金革三年泪,冰霜寸草晖。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

白话文翻译:

国家遭遇灾难,迫使人们离开;家庭破碎,等待儿子归来。或许能在战场上磨砺自己,但怎能忍受寒冷中破旧的衣服!经历了三年的战争,泪水如金革般坚硬;冰霜之下,微弱的阳光照耀着寸草。虽然身体未受伤害,但仍遗憾故园已非昔日模样。

注释:

  • 国难:指国家遭遇的灾难或战乱。
  • 家倾:家庭破碎。
  • 墨盾:比喻在战场上磨砺自己。
  • 斑衣:破旧的衣服。
  • 金革:比喻坚硬的泪水。
  • 冰霜寸草晖:形容在严酷环境中微弱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煌言,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反映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情感深沉,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明代末年,国家动荡,战乱频仍,诗人身处其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灾难和个人遭遇,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首句“国难驱人出”直接点明主题,展现了时代的动荡。次句“家倾待子归”则转入个人情感,体现了对家庭的牵挂。后几句通过“墨盾”、“斑衣”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战乱中的艰辛和无奈。结尾“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则抒发了对故园变迁的深深遗憾,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难驱人出:国家遭遇灾难,迫使人们离开家园。
  2. 家倾待子归:家庭破碎,等待儿子归来。
  3. 可能磨墨盾:或许能在战场上磨砺自己。
  4. 其奈冷斑衣:但怎能忍受寒冷中破旧的衣服。
  5. 金革三年泪:经历了三年的战争,泪水如金革般坚硬。
  6. 冰霜寸草晖:冰霜之下,微弱的阳光照耀着寸草。
  7. 发肤虽不毁:虽然身体未受伤害。
  8. 犹恨故园非:但仍遗憾故园已非昔日模样。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革三年泪”将泪水比喻为坚硬的金革,形象生动。
  • 对仗:“国难驱人出,家倾待子归”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个人遭遇反映国家命运,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对家庭和故园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墨盾:象征在战场上磨砺自己。
  • 斑衣:象征战乱中的艰辛和无奈。
  • 金革:象征坚硬的泪水,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体验。
  • 冰霜寸草晖:象征在严酷环境中微弱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革三年泪”中的“金革”比喻什么? A. 坚硬的泪水 B. 坚硬的金属 C. 坚硬的盾牌 D. 坚硬的石头

  2. 诗中“家倾待子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的忧虑 B. 对家庭的牵挂 C. 对战争的无奈 D. 对故园的思念

  3. 诗中“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表达了什么? A. 对身体的担忧 B. 对故园的遗憾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煌言《追慕二首》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但张煌言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张煌言的诗作,可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与张煌言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郑介道见访 赠叶靖逸 沈子寿郊居 元夕后湖上作 寿张倅 赠僧 题猗绿堂 题张俞仲竹屋 挽周倅 题钱庆丰醒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雪操冰心 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蓬蒿 谔谔以昌 驷马难追 包含葩的词语有哪些 空山 明哲保身 夜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圣齑 黽字旁的字 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咯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