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03
原文展示: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张继 〔唐代〕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白话文翻译:
在这凄凉的霜降之日,我登上高台,水乡的秋天带来凉意,令我这旅人感到哀愁。
无数层叠的银白色山峦间,寒冷的波浪涌起,一行斜斜的雁字,早早地飞来。
在孤城的黄昏时分,是谁家在捣衣?远方传来的书信,又是在何处题写的?
江汉之间的路途漫长,我的身影飘忽不定,但看到菊花,我的旅途心情便豁然开朗。
注释:
- 凄凄:形容天气寒冷,心情凄凉。
- 霜日:指霜降的日子,天气转冷。
- 水国:指江南水乡。
- 客思哀:旅人的思乡之情,感到哀愁。
- 万叠银山:形容山峦层叠,银白色,可能是指雪后的山景。
- 寒浪起:寒冷的波浪涌起。
- 一行斜字:指雁群飞行的队形,像斜写的字。
- 早鸿:早飞的雁。
- 捣练:古代妇女在黄昏时捣衣,准备夜间的衣物。
- 孤城暮:孤立的城池在黄昏时分。
- 题衣远信回:指远方寄来的书信。
- 江汉路长:指江汉之间的路途漫长。
- 身不定:身影飘忽不定,指旅人漂泊无定。
- 菊花三笑:菊花开放,象征秋天的到来,也可能是指旅人看到菊花心情好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作流传后世。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旅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继在巴丘(今湖南岳阳)杨公台上参加宴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旅人的心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旅人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凄凄霜日”、“水国秋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的“万叠银山寒浪起”和“一行斜字早鸿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旅人漂泊无依的心境。后两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则进一步加深了旅人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最后,“菊花三笑旅怀开”以菊花的开放象征旅人心情的转变,展现了旅人在自然美景中找到的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凄凄霜日上高台:首句以“凄凄”形容霜降之日,营造出一种寒冷凄凉的氛围,同时“上高台”暗示了旅人的孤独和远望。
- 水国秋凉客思哀:“水国秋凉”进一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同时“客思哀”直接表达了旅人的哀愁情绪。
- 万叠银山寒浪起:“万叠银山”描绘了层叠的山峦,银白色可能是指雪后的景象,“寒浪起”则描绘了寒冷的波浪,增强了凄凉的氛围。
- 一行斜字早鸿来:“一行斜字”形象地描绘了雁群飞行的队形,“早鸿来”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也可能是旅人对家乡的思念。
- 谁家捣练孤城暮:“捣练”是古代妇女在黄昏时捣衣的动作,“孤城暮”则描绘了孤立的城池在黄昏时分,加深了旅人的孤独感。
- 何处题衣远信回:“题衣远信回”指远方寄来的书信,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消息的期待。
- 江汉路长身不定:“江汉路长”指江汉之间的路途漫长,“身不定”则表达了旅人漂泊无依的状态。
- 菊花三笑旅怀开:“菊花三笑”以菊花的开放象征秋天的到来,也可能是指旅人看到菊花心情好转,表达了旅人在自然美景中找到的一丝慰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叠银山”比喻层叠的山峦,“一行斜字”比喻雁群飞行的队形。
- 拟人:如“菊花三笑”将菊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凄凄霜日”与“水国秋凉”,“万叠银山”与“一行斜字”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通过对秋天的景色和旅人心情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在漂泊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中也展现了旅人在自然美景中找到的一丝慰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凄凄霜日:寒冷凄凉的氛围。
- 水国秋凉:江南水乡的秋天,带来凉意。
- 万叠银山:层叠的山峦,银白色,可能是指雪后的山景。
- 一行斜字:雁群飞行的队形,像斜写的字。
- 捣练孤城暮:孤立的城池在黄昏时分,妇女在捣衣。
- 菊花三笑:菊花的开放,象征秋天的到来,也可能是指旅人心情好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万叠银山”指的是什么?
A. 层叠的山峦
B. 银白色的波浪
C. 雪后的山景
D. 雁群飞行的队形
-
诗中的“菊花三笑”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旅人心情好转
C. 菊花的开放
D. 旅人的孤独
-
诗中的“一行斜字早鸿来”描绘了什么?
A. 雁群飞行的队形
B. 旅人的孤独
C. 秋天的到来
D. 旅人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 C. 雪后的山景
- B. 旅人心情好转
- A. 雁群飞行的队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旅人的孤独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张继的《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描绘了旅人的孤独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但张继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张继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张继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继诗歌的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