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严陵钓台》

时间: 2025-05-02 12:45:52

诗句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52

原文展示:

题严陵钓台 张继 〔唐代〕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白话文翻译:

旧时的隐士仿佛还在,清风也如同秋天的凉爽。 客星沉入夜间的深谷,钓鱼石俯视着春天的河流。 鸟儿向高枝聚集,鱼儿在浅滩游动。 自古以来,芳香的饵料下,谁能不吞下钩子呢?

注释:

  • 旧隐:指古代的隐士,这里特指严陵,即严光,东汉时期的隐士。
  • 客星: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这里比喻隐士。
  • 沈:沉没。
  • 钓石:钓鱼时用的石头。
  • 乔枝:高枝。
  • 浅濑:浅水急流的地方。
  • 芳饵:香饵,指钓鱼时用的诱饵。

典故解析:

  • 严陵钓台:严陵即严光,东汉时期的隐士,曾在富春江畔钓鱼,后人称其钓鱼处为严陵钓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继在游览严陵钓台时所作,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严陵钓台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超脱。首句“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以清风比喻隐士的高洁,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中间两句“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通过客星和钓石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隐士的超然境界。后两句“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以鸟聚鱼游的自然景象,象征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以钓鱼为喻,暗示隐士的坚守和超脱,不被世俗所诱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通过“旧隐人”和“清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第二句“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以“客星”和“钓石”为象征,描绘了隐士的超然境界和与自然的和谐。
  • 第三句“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通过鸟聚鱼游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最后一句“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以钓鱼为喻,暗示隐士的坚守和超脱,不被世俗所诱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风亦似秋”,将清风比喻为秋天的凉爽,形象生动。
  • 拟人:如“鸟向乔枝聚”,赋予鸟儿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士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旧隐人:象征古代的隐士,代表高洁和超脱。
  • 清风:象征隐士的高洁和宁静的生活。
  • 客星:比喻隐士,代表超然和神秘。
  • 钓石:象征隐士的生活和与自然的和谐。
  • 鸟聚鱼游:象征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旧隐人”指的是谁? A. 严光 B. 张继 C. 李白 D. 杜甫

  2. “客星沈夜壑”中的“客星”比喻什么? A. 隐士 B. 星星 C. 钓鱼石 D. 清风

  3. 诗中的“芳饵”指的是什么? A. 香饵 B. 芳草 C. 花香 D. 芳香的食物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钓台》(李白):通过对比李白的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不同表达。

诗词对比:

  • 《钓台》(李白)与《题严陵钓台》(张继):两首诗都以钓台为背景,但李白更多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的向往,而张继则更多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张继的这首诗,是了解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深入探讨古代隐逸文化的背景和意义,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

相关查询

乞假归题候馆 荔枝诗 新雪 加阶 和府帅相公 黄蜀葵 蒙恩除侍御史行次华州寄蒋相 和曹侍御除夜有怀 天际识归舟 春居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木铎 原始察终 千遍万遍 古里古怪 包含藜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包含秋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一枕黄梁 飞沈 云舟 包含疮的词语有哪些 相提而论 爨琴 斩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