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6:45
西江月(咏酴醿菊)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点点轻黄减白,垂垂重露生鲜。
肌香骨秀月中仙。雪满瑶台曳练。
绰约却宜长见,清真不假余妍。
殷勤与插小婵娟。要试尊前玉面。
这首诗描绘了酴醿菊的美丽。它的花瓣轻轻地泛着黄色,逐渐减去白色,露水凝重地挂在上面,显得新鲜动人。它的肌肤芬芳,骨架修秀,宛如月中的仙女,雪白的花瓣如同瑶台上的轻纱。这样的美丽姿态,值得长久欣赏,清新自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殷勤地想为那小菊花插上花朵,想要在酒杯前一试她的美貌。
作者介绍:陈师道(约1049—1100),字士元,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脱俗,深入人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追求宁静、优雅的生活情趣之时。酴醿菊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格,诗人通过对其描写,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西江月(咏酴醿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酴醿菊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花卉的深厚情感。开篇以“点点轻黄减白”引出花的颜色,接着用“垂垂重露生鲜”描绘花瓣上挂着露珠的生动场景,生动而形象。诗中“肌香骨秀”则传达了酴醿菊的芬芳和优雅,仿佛将它比作月中的仙女,超凡脱俗。整首诗中,诗人不仅展现了对酴醿菊的赞美,更流露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语句韵律和谐,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悟。最后一句“要试尊前玉面”更是将诗人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升华,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一个充满灵动与情趣的艺术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酴醿菊的赞美与欣赏,体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师道
C. 杜甫
D. 白居易
“雪满瑶台曳练”中的“瑶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仙女的居所
C. 诗人的家
D. 古代的乐器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和拟人
B. 排比和夸张
C. 对仗和反问
D. 反复和设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