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30:58
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
作者:陈师道
我诗浅短子贡墙,众目俯视无留藏。
句中有眼黄别驾,洗涤烦热生清凉。
人言我语胜黄语,扶竖夜燎齐朝光。
三年不见万里外,安得奋身置汝傍。
迩来诸子复秀发,曾未几见加端章。
剩欲摧藏让头角,岂是有意群儿伤。
於人无怨我何憾,爱者尚众犹吾乡。
平生不自解嘲诮,祸来亦复非周防。
我衰气索不自振,正赖好语能恢张。
诗家小魏新有声,旧传秀句西里黄。
後生学行阙师友,临路不进空回遑。
看君事业青云上,听渠螟蟘生膏肓。
我这首诗字数少,水平浅薄,像子贡的墙一样,众人俯视,却无意留下任何痕迹。
诗句中有眼光明亮的黄别驾,洗净了烦热,带来了清凉。
有人说我的语言胜过黄别驾的诗,扶竖夜里燃起的火光映照了清晨的阳光。
三年未见你,隔着万里,怎能振作精神把你放在身旁?
最近许多年轻人新近涌现,但我很少见到他们的端章之作。
我想打破隐蔽之处,让出自己的才华,岂是故意去伤害那些年轻人。
对他人无怨无恨,我有什么遗憾,爱我的人依旧众多,犹如我的故乡。
我平生并不喜欢自嘲,自我讽刺,祸患也并非来自周防。
我气衰,无法自振,正好依赖良好的语言来恢复生机。
诗人小魏新近崭露头角,旧时传颂的佳句仍在西里。
年轻人学习做事却缺少师友,走在路上不进步,空自徘徊。
看你事业如青云般高升,听说你如虫生于膏肓。
陈师道(约1040年—约1100年),字仲明,号石林,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文学评论,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反对过于雕琢的工艺。
此诗作于作者与魏衍、黄预的交往中,表达了作者对后辈诗人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自省。通过对比,反映了诗坛的变迁及个人的创作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与对年轻诗人发展的关注,展现了陈师道的深厚文学修养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诗中以“我诗浅短”开篇,谦逊地承认自己的诗才不足,然而紧接着的“句中有眼黄别驾,洗涤烦热生清凉”则显示出他对诗歌艺术的独到理解与追求,强调诗作应能给人清凉与安慰。诗中多次提到对后辈诗人的关注,尤其是“诗家小魏新有声”,体现了他对新一代文学的期待与鼓励。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自省,既有对自身不足的坦诚,也有对后辈的鼓励与期望。陈师道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诗人对过往记忆的珍惜与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与对后辈的欣赏,传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谦逊而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黄别驾”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黄庭坚
C. 杜甫
D. 白居易
“我诗浅短子贡墙”中“子贡墙”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诗作的精致
B. 诗作的平凡
C. 诗作的深奥
D. 诗作的流行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期待?
A. 对个人功名
B. 对后辈诗人的发展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