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4:39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鸡叫时人们出门,狗叫时人们回家。
秋天来了,公事繁忙,出行不再等待时机。
昨夜下了三尺雨,灶下已经生出了泥巴。
人们说在田里工作的人快乐,但只有你知道其中的苦楚。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士元,号隐惭,宋代诗人,其诗风质朴自然,常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表现农民的辛苦与乐趣。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但农村生活依然艰辛。诗人通过描绘农事的忙碌与艰辛,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
《田家》这首诗以简单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景象,展现了农民在秋季忙碌的心态。诗首句以“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开篇,生动描绘了农民的作息规律,鸡鸣时出门,犬鸣时归家,充分体现了农村生活的规律性和劳动的辛苦。
接下来的“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季农事的繁忙,诗人通过“出处不待时”表明了农民面临的压力与紧迫感。紧接着,诗中提到“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以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天气的变化对农事的影响,雨水浸润土地,虽然对农作物有益,但也给生活带来了困扰。
最后一句“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更是点明了诗歌的核心思想。表面上,田间生活被认为是快乐的,但诗人用“尔苦”道出了农民的辛劳与不易,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引发读者对农民生活的深思与同情,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辛苦与不易,揭示了表面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鸣”象征什么?
诗中“出处不待时”表达了什么情绪?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