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黎君郊居》

时间: 2025-05-04 18:27:42

诗句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藷。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27:42

诗词名称: 过黎君郊居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半园荒草没佳蔬,
煮得占禾半是藷。
万事思量都是错,
不如还叩仲尼居。

白话文翻译:

半个园子里荒草丛生,没有好蔬菜;
煮熟的禾苗一半是甘薯。
想了一切事情都是错的,不如回去叩访孔子的居所。

注释:

  • 半园:指一半的菜园。
  • 荒草:长满杂草的地方,指没有收成的菜园。
  • 佳蔬:美好的蔬菜,表示丰盛的收成。
  • 占禾:指收获的禾苗。
  • :指甘薯(红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
  • 万事:所有事情,泛指生活中的各种思虑。
  • 仲尼:孔子的字,代表儒家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广泛涵盖诗、词、文等,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苏轼的诗词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生活艰难,心境沉重。他在郊外的居所体验到生活的窘迫,感慨万千。诗中流露了他对乡野田园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儒家思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在《过黎君郊居》中,苏轼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的荒凉与个人的失落。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荒草与甘薯,展现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失落感。一个半荒的菜园,象征着他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第三句“万事思量都是错”,表达了他对人生思虑的迷茫与无奈,似乎对一切努力感到失望。而最后一句“不如还叩仲尼居”,则是回归儒家思想的寻求,寄托了他对知识、理想与内心平静的向往。整首诗在调子上虽然带有些许悲观,但也不乏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苏轼复杂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园荒草没佳蔬:描绘出眼前的荒芜景象,暗示了生活的困境。
  • 煮得占禾半是藷:说明自身的收获是微薄的,甚至是甘薯这种低贱的作物,传达出失落感。
  • 万事思量都是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反思,感到所思所虑均是徒劳。
  • 不如还叩仲尼居:表达了他对孔子理想的渴望,希望借此找到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荒草”与“佳蔬”“占禾”与“藷”形成对比,增强了意象的对比效果。
  • 比喻:将生活的窘迫与自然的荒凉相联系,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田园的荒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呈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草:象征困境与失落。
  • 佳蔬:代表理想生活的丰盈。
  • 甘薯:象征生活的卑微与无奈。
  • 仲尼:象征儒家思想、道德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蔬”指的是什么? A. 蔬菜
    B. 水果
    C. 谷物
    D. 药草

  2. “万事思量都是错”的意思是什么? A. 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
    B. 所思所虑都是徒劳的
    C. 生活是美好的
    D. 一切都很简单

  3. “仲尼”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老子
    B. 孟子
    C. 孔子
    D. 庄子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林田园的恬静。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过黎君郊居》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描绘田园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苏轼更显悲观与无奈,陶渊明则更倾向于洒脱与自在。

参考资料:

  • 《唐宋诗词选》
  • 《苏轼评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南浦 南浦 西施庄玫瑰 南浦 水仙花 南浦 其二 秋水,用碧山乐府韵,同蘅圃赋 南浦 其一 春水,用玉田词韵,同融谷赋 南浦驿送少室山人之襄阳二首 其二 南浦驿送少室山人之襄阳二首 其一 南浦亭遇朱孔阳自桃花岭还 南浦别送嗣淳家兄赴京 南浦 春草,和玉田春水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千说万 齒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包含欺的成语 包含遍的词语有哪些 植入 断瓦残垣 拱默尸禄 提土旁的字 搢笏 淫泰 休祉 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禄入 春梦无痕 黍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死说活说 包含惮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