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0:45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宋代〕
当年得意如芳草,
日日春风好。
拔山力尽忽悲歌,
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
贪看青青舞。
蓦然敛袂却亭亭,
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当年我得意时,如同芳草般鲜艳,
每天都有春风拂面,心情愉快。
可是如今我力尽拔山,却忽然悲歌响起,
饮罢酒后,我该如何面对你呢?
人间无人与我识得真诚的苦楚,
只贪恋那一片片青青的舞姿。
蓦然回首,我收起衣袂,却只见那亭亭玉立,
怕是那曲中仍带着楚地的悲歌之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豪放激昂,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哲理的词作,辛弃疾通过对美好过往的回忆,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词的开头以“当年得意如芳草”引入,鲜明地展现了他年轻时的风华和意气风发。随后的“日日春风好”则通过春风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岁月的怀念。
随着词意的发展,辛弃疾逐渐转向对现实的反思,“拔山力尽忽悲歌”,这句展现了他此刻的孤独与无奈,抒发出一种力不从心的沉重感。接着,词人提出“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从饮酒中引出对美人和往昔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伤。
“人间不识精诚苦”一句,直指人心的冷漠与世态的炎凉,表达了他对真诚与美好的渴望却被人们所忽视的无奈。而“贪看青青舞”则再次回到美丽的意象,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眷恋。
最后几句“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则以“楚歌”作为意象,象征着忧伤与离别,表现出即使在美丽的表象下,依然存在着潜藏的悲伤,深化了整首词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对比与反思,使得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现实无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人心的冷漠,表现了对真诚与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答案:B
诗中“拔山力尽忽悲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朝气蓬勃
B. 无奈与悲伤
C. 欢愉与喜悦
答案:B
“楚歌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快
B. 悲伤
C. 希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作都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辛弃疾更倾向于豪放激昂,而李清照则更显细腻柔情。两者在风格上的对比,展现了各自对人生的不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