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4:52
士有守节死,岂以责武夫。
武夫尚能奇,消得银管书。
何许熊虎英,铁面美髯须。
护寒久枕戈,赴难甘捐躯。
金山定活著,志愿嗟违初。
江心集群策,炎精回一嘘。
间关障海滨,万死存赵孤。
时也可奈何,北风散樯乌。
漂漂竟何之,无乃膏鲸鱼。
渭滨多贵将,反笑斯人迂。
士人有守节而死的,怎能责怪武夫呢?
武夫能够奇迹般地战斗,还能写出银管书。
谁说那像熊虎一般的英雄,面如铁石,须如美髯?
他在寒冷中长久枕戈,赴难之时甘愿捐躯。
金山一定会活下去,而我的志愿却与最初相违。
江心聚集了各路策士,烈焰般的精英随意呼唤。
海滨间关阻隔,万死也要保住赵孤。
时势真是无奈,北风把旗帜吹散。
漂泊不定究竟何去,岂不是像涂抹鲸鱼一样?
渭滨有许多贵将,反而嘲笑这人迂腐。
刘埙,宋代诗人,字子先,号白溪,生于北宋时期,后归于南宋。他在文学上有较高的造诣,诗风豪放,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命运。
《补史十忠诗》系列是刘埙为纪念历史上忠臣而作,体现了对忠诚与英勇的赞美,尤其是对武士的尊重和理解。此诗专门为张公所作,表达人们对他忠诚的赞美和对其英雄气概的敬仰。
这首《补史十忠诗 其九 少傅枢密使张公》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武夫的忠诚与英勇,通过对比士人和武夫的不同,强调了武夫在国家危难时的价值。诗中多次提到“守节”、“赴难”等词汇,表现出对忠义的追求和对英烈精神的崇敬。
诗的开头通过反问含蓄地表达了对士人守节的赞美,接着又指出武夫同样可以有文采和勇气。诗人用“熊虎英”和“铁面美髯须”描绘了英雄的形象,彰显了他们在寒冷中坚守岗位的决心与勇气。
后半部分则着重描绘了历史背景下的无奈,如“北风散樯乌”暗示着变幻莫测的局势,使人感到悲壮。最后以对“渭滨多贵将”的反思作结,既是对现实的冷静观察,也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武夫忠诚与英勇的赞美,反映了对历史忠臣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在表达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悲壮感和无奈感。诗的情感基调是对忠于国家的武夫的敬仰与对历史沧桑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武夫”指的是什么?
A. 文人
B. 将领
C. 商人
“北风散樯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壮
B. 快乐
C. 平静
诗中反映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家庭
B. 忠诚与英勇
C.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