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止法》

时间: 2025-05-07 06:56:48

诗句

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

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

倘非分限本截然,波吞天地枝插天。

位极三公殊未惬,粟积千仓犹道乏。

黄金满匮尚求多,华屋连云常苦狭。

人心无足时,天道有止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6:48

原文展示:

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
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
倘非分限本截然,
波吞天地枝插天。
位极三公殊未惬,
粟积千仓犹道乏。
黄金满匮尚求多,
华屋连云常苦狭。
人心无足时,
天道有止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大的乔木生长千年,也终究无法达到天际;汹涌的怒涛上涨千尺,最终也有它的岸边。如果不是本身就有分寸和限制,波涛就会吞没天地,把树枝插入天际。即使位极人上三公,心中仍然不满足;即使粮食堆积如山,依然觉得匮乏。即使金银满仓,仍旧想要更多;即使华丽的房屋连绵不绝,依然觉得狭窄。人心永远得不到满足,而天道却有其止息之法。

注释: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长寿和稳固。
  • 霄汉:天空,指高远的地方。
  • 怒涛:指波涛汹涌的海浪。
  • 畔岸:岸边,指水的边界。
  • 位极三公:指位高权重,三公指古代的高级官员。
  • 粟积千仓:形容粮食极其丰富。
  • 黄金满匮:形容财富充盈。
  • 华屋连云:形容房屋繁多、华丽。
  • 人心无足时:人心永远得不到满足。
  • 天道有止法:宇宙的规律有其止息和限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埙(公元1070年-1130年),字元一,号梦阮,南宋初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多探讨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而深沉,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作者通过诗歌反映了对人性贪婪及宇宙法则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诗歌鉴赏:

《止法》是一首揭示人性与宇宙法则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心的无尽追求与宇宙的止息之道。首联以“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开篇,写出即使是长寿的高大树木也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处,暗示了人类追求理想的渺小和无奈。接着,“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则表明即使是汹涌的浪潮也有其边界,说明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法则。

诗中提及“位极三公殊未惬”,表达了即使身居高位、权势滔天的人也常感到内心的不满足,进一步揭示了人心的贪婪与无止境的欲望。“粟积千仓犹道乏”,即便是物质极其丰富,心中依然觉得缺乏,表现出人类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

最后,诗的结尾“人心无足时,天道有止法”将整首诗的主题升华至哲学层面,强调宇宙自然有其规律,而人心的贪婪却永无止境。这一对比不仅让人深思,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无奈与对人生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即使长成千年的大树,也无法到达天空的最高处,暗示人类的追求往往无法实现。
  2. 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波涛虽高,但也有岸边,说明一切事物都有边界。
  3. 倘非分限本截然:假如没有明确的界限和限制。
  4. 波吞天地枝插天:波涛会吞没天地,把树枝插入天际,反映了无止境的欲望。
  5. 位极三公殊未惬:即使身居高位的三公,也未必感到满足。
  6. 粟积千仓犹道乏:即便粮食堆满千仓,依然感到不足。
  7. 黄金满匮尚求多:即使金银满仓,仍旧想要更多。
  8. 华屋连云常苦狭:华丽的房屋连绵不绝,却常感到狭窄。
  9. 人心无足时:人心永远得不到满足。
  10. 天道有止法:宇宙的规律有其止息和限制。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乔木”、“怒涛”比喻人生的追求与欲望。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的手法,如“粟积千仓,黄金满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怒涛涨千尺”,夸张了波涛的壮观,传达了无法逾越的限制。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揭示了人类欲望的无止境与宇宙法则的必然性,强调了人心的贪婪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对立,劝诫人们应当意识到自身欲望的局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木:象征长寿与稳固,但也暗示追求的无果。
  • 怒涛:代表了壮阔的欲望与追求,但终归有止。
  • 三公:象征权势与地位,暗示即使高位也难以满足内心。
  • 金银:象征财富,反映物质的极度追求。
  • 华屋:代表奢华生活,但也反映内心的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位极三公”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人
    B. 高级官员
    C. 学者

  2. 诗中“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想表达什么? A. 一切事物都有边界
    B. 波涛无穷无尽
    C. 人的追求永远没有边界

  3. “人心无足时,天道有止法”中的“止法”指的是什么? A. 自然规律
    B. 法律条文
    C. 道德标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埙的《止法》更侧重于对自然法则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快意的追求。两首诗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闲望有感 春日书怀 春日怀张曙 春日长安故苑有怀 春郊闲望 春初夜书 楚江夜怀 初夏雨中 初秋即事 初到长安书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能近取譬 非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买青苗 角字旁的字 方趾圆颅 浑俗和光 隳节败名 好心做了驴肝肺 悃愚 牛字旁的字 面疙瘩 包含菁的词语有哪些 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无奈我何 龙生龙,凤生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