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5:59
《补史十忠诗》
作者:刘埙 〔宋代〕
三已甘退休,十连起迟暮。
伊谁急求子,流落乃不怒。
黑云来如山,杀气震平楚。
恭惟君父命,封疆以身护。
阖门义不辱,呼卒汝善处。
飞魂随剑光,自已投火去。
天泣鬼神愁,地摇山岳仆。
吾非莒柱厉,敢以死丑主。
正自常事耳,命义逃安所。
冲远谁与俦,睢阳有张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义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退休”与“迟暮”象征着诗人对人生末期的反思,面对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抉择,诗人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壮。诗中提到的“黑云”象征着战争的到来,而“杀气”则是对国家危难的警觉。诗人以身护国,表现出对君主的忠心。最后,诗中提到的“飞魂随剑光”则意指诗人愿意为国家献身,虽然他明白“逃安”是常事,但仍希望能与志同道合之人共谋大业。
刘埙,字景福,号灵岩,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崇尚豪放,关注国家的兴亡与百姓的疾苦,常以爱国情怀贯穿其作品。
《补史十忠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感受到社会动乱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追求与对历史的反思。
《补史十忠诗》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壮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忠诚的坚守。首先,诗人以“退休”与“迟暮”开篇,表现出对个人生命的感慨,接着引入国家的危机与个人的责任,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黑云来如山,杀气震平楚”的描写,诗人将战争的压迫感生动地传达给读者,令人感受到一种紧迫与不安。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明确表示自己愿意为国家献身,体现了对君主与国家的忠诚。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飞魂随剑光,自已投火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畏与奉献的精神,表现出诗人心中对忠义的向往与追求。而“天泣鬼神愁,地摇山岳仆”则通过自然的反应来映衬战争的悲惨,诗人似乎在呼唤众人的觉醒,激励人们共同抵抗外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壮阔的场景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忠义、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感震撼。
本诗使用了对仗、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其中“黑云来如山”形象生动,表现了战争的压迫感;而“飞魂随剑光”则展现了英雄豪情。
整首诗围绕忠义、国家责任与个人命运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对忠义精神的崇高追求。
诗中“黑云来如山”主要表现了什么?
“飞魂随剑光”中“飞魂”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阖门义不辱”意指:
与《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刘埙的《补史十忠诗》更侧重于对忠义的强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关注历史与个人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为悲壮,后者则充满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