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2:53
滍城
作者: 韩维
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
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呼儿开棘扉,扫榻坐茅庑。
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
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
骑马的声音渐渐远去,南方的山峦合并在一起。
山穷水尽,远处的河流流出,才看见滍阳的树木。
荒废的城池被藤萝覆盖,里面外面没有一寸土地。
只听见鸟儿的啼鸣声,却看不见鸟儿在哪里啼叫。
呼唤孩子打开荆棘门,打扫榻上坐在茅屋里。
清泉流来洗手,凉风在身旁吹拂。
浑浊的酒稍微有点味道,山里的果子靠近园圃。
开始品尝香醇的酒,中饮清淡无忧。
案头放着《羲皇经》,书本破旧几乎看不到补丁。
老师发言微言大义,谈论四五个道理。
纷繁的学派中,简单易懂的只有太古。
身外的形骸我并不拥有,衣冠又有谁来取。
道理的存在本不在外,两人默默交流着。
这是春天的季节,山上的月亮傍晚已经升起。
清亮的光从深竹中透出,叶子上的露水如雨。
寒意侵入骨髓,思绪中有烟霞的升起。
却想到人世间的纷纷杂杂,何必去计较。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唐宋之交,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田园生活描绘人间的乐趣。他的作品常带有哲理思考,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韩维在滍城游玩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滍城》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纷扰的反思。诗的开头,诗人用“骎骎二三骑”描绘出骑行的情景,随即转向对自然的观察,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诗中提到的“荒城萝茑合”不仅描绘了荒废的景象,更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到生活的单纯与美好,清泉、凉风、山果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酒的品尝更是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显示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结尾部分,诗人对人世间的纷扰感到无奈,反思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感到世俗的纷争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杂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骎骎”形容的是哪种动物?
A. 马
B. 鹰
C. 狐狸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忧虑
B. 热爱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羲皇经”象征什么?
A. 古代的文化传承
B. 一种饮品
C. 自然景色
答案:1. A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