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39:52
上冢还家古所荣,白头今日倍伤情。
怀今又出高阳里,夹道争看太守旌。
应念少游尝有语,可能疏氏独高明。
昔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尘埃久污缨。
回到古老的墓地,昔日的荣光依旧,
白头的我今天更加感伤。
今天又从高阳走出,路旁人们争相观看太守的旗帜。
想必记得少游曾说,或许疏氏才是真正高明的人。
往日湖水清澈得可以洗净衣裳,
不要让尘埃长久地弄脏衣襟。
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写于作者回乡祭奠先人的时刻,表达了对古代荣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涉及的太守和人们的热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关注与期待。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十分细腻,透过对古墓的回忆,作者不仅回首过去的辉煌,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诗人用“白头”来形容自己的年纪,带有一丝对岁月的感慨,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诗中的“夹道争看太守旌”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权威的崇敬和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当权者的期望。通过引用“少游”的话,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高明”与“荣光”并不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地位,而是内心的修为与品德。
最后的“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尘埃久污缨”则是一个呼应,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纯洁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韩维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荣耀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与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内在修养与外在荣光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白头”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年长者
C. 小孩
答案:B
“夹道争看太守旌”这里的“太守”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地方官
C. 文人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少游”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将军
C. 一位商人
答案:A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韩维的《六弟亲诣松楸时祭》更注重对人情与历史的感悟,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