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0:07
荆渚堤上
范成大 〔宋代〕
原田何莓莓,野水乱平楚。
大堤少人行,谁与艺稷黍?
独木且百岁,肮脏立水浒。
当年识兵烬,见赦几樵斧?
摩挲欲问讯,恨汝不能语。
薄暮有底忙?沙头听鸣橹。
在荆渚堤上,原野上长满了繁茂的草木,野水在平坦的楚地中泛滥。
大堤上几乎没有人行走,谁来种植稻米和黍米呢?
独木树木能活百年,却在污浊的水边屹立。
当年我曾识别过战火的痕迹,看见过多少人被赦免,斧头也见过多少次?
我想轻轻询问你,却恨你无法回应。
黄昏时分,难道谁在忙碌?沙滩边传来橹声。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君隐,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田生活,反映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荆渚堤上》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中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荆渚堤上》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感慨的诗。开篇“原田何莓莓”,将我们带入一个繁茂的自然环境,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旺盛与生机。诗人在这里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美,也隐含了对人类劳作的思考。“大堤少人行,谁与艺稷黍?”一句,表达了对人们农耕活动减少的忧虑,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接下来的“独木且百岁,肮脏立水浒”,则是从一棵孤独的树木引发的哲思,树木象征着生命的坚持,而“肮脏”则暗示了周遭环境的恶劣,形成鲜明对比。“当年识兵烬,见赦几樵斧?”通过回忆战争的残酷,诗人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轻轻地摩挲着树木,似乎在与自然沟通,但又感到无奈与孤独,表达了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切思考。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的孤独感与对话的渴望,使得读者感受到人类在自然与历史面前的渺小。
诗中“原田何莓莓”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大堤少人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现象的感慨?
“当年识兵烬”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