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真阳峡六首》

时间: 2025-05-01 09:15:34

诗句

玉削双崖一水通,一重一掩更重重。

平生山水看多少,最爱真阳第二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15:34

过真阳峡六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玉削双崖一水通,一重一掩更重重。
平生山水看多少,最爱真阳第二峰。


白话文翻译:

双边的山崖削得如玉般光滑,中间一条水流畅通而过;
一边的山峰重叠在另一边的山峰之上,层次分明。
我一生看过许多山水风景,最喜欢的还是真阳的第二峰。


注释:

  • 玉削:形容山崖的形状如同玉石般修饰得光滑。
  • 重重:指层层叠叠,形态复杂。
  • 平生:指一生,强调经历的丰富。

典故解析:

“真阳”指的是真实而美丽的地方,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山水。此地可能与道教文化有关,真阳意指真理与阳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真阳峡时,描述了峡谷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过真阳峡六首》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真阳峡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杨万里对山水的热爱和深刻的观察力。诗中“玉削双崖”一语,生动地描绘了山崖的美丽,仿佛让人置身于这片风景之中。中间流淌的水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不息,增添了诗的动感。通过“平生山水看多少,最爱真阳第二峰”,诗人表达了对真阳峡的独特情感,强调其在众多山水中的特殊地位。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和自我精神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玉削双崖一水通”:描绘了峡谷两侧的山崖如玉般光滑,间有一条清澈的溪水流过。
    2. “一重一掩更重重”:形容山崖层叠分明,重重叠叠,形成了复杂的地形。
    3. “平生山水看多少”:强调了诗人一生中见过的山水风景之多,暗示其丰富的游历经历。
    4. “最爱真阳第二峰”:最终表达了自己最钟爱的景点,突出了对真阳的特别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崖比作玉石,突出其美丽和光滑。
    • 对仗:诗句中“重重”与“更重重”的重复使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形成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意象分析:

  • 山崖:象征着高峻和坚韧,代表自然的伟大。
  • 水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活力,体现自然的灵动。
  • 第二峰:特指诗人心中最爱的山峰,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削”指的是: A. 水流
    B. 山崖
    C. 太阳
    D. 风景

  2. 诗人一生中看过多少山水,最爱的是: A. 第三峰
    B. 真阳第二峰
    C. 第一峰
    D. 其他山水

  3.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D. 夸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另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展现山水的静谧和美丽。
  • 《早发白帝城》(李白):同样描写山水之美,展现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两首诗都描写了壮丽的山水,但《登高》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过真阳峡六首》更注重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赠史同知二首 其一 九日燕允孚森玉轩醉中感怀 九日同叶元壁元尧昆季饮作歌 九日游兴隆寺 九日次献花铺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一 九日偕季野登中校爱景亭,时季野以移家之故,见厄匪人,慨斯贤偃蹇,为赋此诗 九日呈戴兄 九日钱塘江 九日至罗浮偕同游历览诸胜欣然会心漫有短述留题石壁以纪岁月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移失所 士品 贼帅 倁攘 艸字旁的字 熏陶成性 革字旁的字 尺瑜寸瑕 超神入化 比字旁的字 昆仑道 甘心瞑目 睿训 十字旁的字 包含葺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