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9:45
屋小茅干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
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
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
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
这间小屋虽然简陋,但雨声却是如此响亮,
我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穿着蓑衣在此安睡。
就像孤舟停泊在小河中,
风吹来折断了芦苇来作陪伴。
我心中充满忧愁,却无处诉说,
刚刚做的美梦就被惊醒了。
背靠着墙壁的残灯,比不上萤火虫的光亮,
我重新挑起灯火,坐在灯前思索。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雨夜,作者身处简陋的小屋中,心中忧愁,借助环境描绘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矛盾。
《五歌·雨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雨夜的孤独与忧愁。诗的开头通过“屋小茅干雨声大”展现了简陋的环境和雨声的喧嚣,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以“自疑身著蓑衣卧”自嘲,表现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自嘲。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展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
后面的“兼似孤舟小泊时”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意象,孤舟象征着漂泊无依的状态。诗人在此情境下感受到风的侵袭,隐喻生活中的艰辛与无助。接着,诗人用“我有愁襟无可那”表达了内心的愁苦,恰如“才成好梦刚惊破”,梦境的破碎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渗透着一种失落感。
最后两句“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则通过描绘微弱的灯光与萤火虫的光亮,展现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尽管外在环境如此艰苦,诗人仍旧努力在灯下思考,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的挣扎,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忧愁的深刻感受,以及在逆境中仍然追求光明与希望的坚定信念。诗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坚持自我与寻找希望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蓑衣”主要用来干什么?
诗人“刚成好梦”后做了什么?
“背壁残灯不及萤”中“萤”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雨夜》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出诗人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但陆龟蒙的诗更多地关注于内心的愁苦,而杜甫则着重于对亲情的思念,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