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1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18:30
肤愉吴都姝,眷恋便殿宴。
逡巡新春人,转面见战箭。
红栊通东风,翠珥醉易坠。
平明兵盈城,弃置遂至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吴都女子,心中对宫殿宴会的眷恋。春天的气息中,她回头却看到战场的箭矢。红色的栏杆在东风中摇曳,翠绿色的耳饰也因醉意而容易掉落。城中兵戈满盈,战乱的局势使得一切都显得无所归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796—约835年),唐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哀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吴都女子的生活与内心,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失落感。
《叠韵吴宫词二首》通过描绘一位吴都女子的生活,展现了她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乱的无奈。开头的“肤愉吴都姝”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青春,而“眷恋便殿宴”则体现了她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随着诗句的推进,女子的快乐与惆怅交织在一起,尤其“转面见战箭”这一句,突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现实,与春天应有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上使用了细腻的描绘,红栊与翠珥等美丽的意象,既象征着繁华的宫廷生活,也暗含着脆弱与易逝。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反映了在战争阴影下的无奈与失落。结尾“弃置遂至地”则是对战争的直接控诉,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必须警惕战争的侵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深切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过去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肤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转面见战箭”意指什么?
诗中“红栊通东风”体现了什么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龟蒙的《叠韵吴宫词》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但杜甫更加强调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陆龟蒙则更多地通过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