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事》

时间: 2025-05-07 07:09:27

诗句

将军被鲛函,只畏金石镞。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27

感事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原文展示

将军被鲛函,只畏金石镞。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白话文翻译

将军被敌人困住,只畏惧金石的箭矢。
岂能知道谗言的箭头犀利,一中就能致命。
自古以来,巧妙的言辞和曲调常使人动情。
你听到悦耳的声音,整天听也听不够。
最初只是微小的引发,渐渐会疏远骨肉亲情。
所以贤能之士的心思,求他人时一定要看清。

注释

  • 鲛函: 传说中的一种水怪,寓意困境。
  • 金石镞: 比喻坚硬的箭矢,象征威胁。
  • 谗箭: 指谗言或恶意的言辞,像箭一样致命。
  • 信簧舌: 指口才极好的人,能言善辩。
  • 悦耳音: 美妙的声音,能引人入胜。
  • 毫发: 指非常细微的东西,象征微小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及的“谗箭”可联想到历史上因谗言而致的权臣之失或国家之乱,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和险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780年-845年),字廷璐,号靖庵,唐代诗人,以其豪放和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现实生活与人情世故,时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那个时代政治斗争复杂,谗言四起,作者借助将军被困的意象,表达对谗言威力的感慨,以及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陆龟蒙的《感事》通过将军的遭遇,深刻体现了谗言和人心的险恶。诗的开头以将军为引子,展示出金石镞的威力象征着外在的威胁,而谗箭则揭示了来自内心的背叛。接着,诗人通过对古来信口开河者的描述,引导读者思考人心的复杂与脆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强烈反思。最后两句则揭示了求助于他人时的警惕,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反映出一种对友情和信任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将军被鲛函,只畏金石镞。”:将军在困境中,面对外部的威胁。
    2.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谗言的威力常常被忽视,一旦刺痛,伤害深重。
    3.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历史上,口才出众的人常能用言辞影响他人。
    4.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美妙的声音让人沉醉,难以自拔。
    5.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微小的引发,可能导致亲情的疏远。
    6.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因此智者在求助时,必须谨慎选择。
  • 修辞手法:

    • 比喻:“谗箭”比喻谗言的迫害。
    • 对仗:“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展现语言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揭示了谗言的危害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警示人们在交往中要保持警惕,珍视真实的友情。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将军: 象征忠诚与勇敢。
    • 谗言: 代表背叛和隐患。
    • 悦耳音: 体现人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感事》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将军
    • B. 谗言
    • C. 骨肉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金石镞”象征什么?

    • A. 爱情
    • B. 外在威胁
    • C. 内心挣扎
    • D. 自然灾害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外在威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陆龟蒙的《感事》与李白的《将进酒》在表现对人生的思考时,前者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复杂,后者则更强调生死与豪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陆龟蒙的传记与作品集

相关查询

与王司礼焘马司谏汝彰卢氏园宴坐言别 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二 树萱堂诗为章仲勉赋 企喻歌四首 其四 久雨 浪淘沙 送春 送冯圆仲吏部出守邛州 再次二首并述怀 其二 杂感2001.5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谨对 贝字旁的字 鞋油 子字旁的字 一篑之衅 脏污狼藉 诛心之律 髟字旁的字 翕赫 矢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盖饭 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乘酒假气 亲旧 包含曲的成语 与时俯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