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5:40
原文展示:
汉王昔日有遗台,寂寞荒城泗水隈。
草木尚思仙蹄至,风云犹讶翠华来。
酣歌慷慨千年兴,创业英雄万乘才。
读罢残碑重吊古,夕阳啼鸟使人哀。
白话文翻译:
汉王时期曾有过的遗留下来的台地,如今却变得寂寞荒凉,位于泗水旁的城池已然废弃。
草木依然在期待仙人驾着神驹的到来,风云依旧对翠华的出现感到惊讶。
豪情壮志的歌声传颂着千年的兴盛,创业的英雄也曾拥有万乘的才华。
读完那些残缺的碑文,重温古老的历史,夕阳下啼鸣的鸟儿使人感到无尽的悲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珙(生卒年不详),字子明,明代诗人,江南人。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歌风台》创作于明代,社会环境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抒发对英雄往事的怀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歌风台》以汉代的遗迹为引子,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陈珙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汉王的遗台如今显得寂寞无比,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接着,通过草木和风云的拟人化,诗人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渴望和对仙人驾临的向往,显示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期待。
在后两句中,诗人进一步探讨历史的荣耀与人间的悲哀,酣歌的慷慨与英雄的才华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豪情背后的苍凉。最后,夕阳和啼鸟的意象,则让整首诗在历史的厚重感中增添了一丝凄凉,仿佛在呼唤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情感上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沉思,对读者来说,既是视觉的享受,也是心灵的触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汉王遗台的描写,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切怀念、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美好过往的向往以及对现状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汉王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诗中“草木尚思仙蹄至”描述的是哪种情感?
A. 惊讶
B. 期待
C. 悲哀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赞美自然
B. 怀念历史与英雄
C. 追求个人利益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歌风台》中的“夕阳啼鸟使人哀”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前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后者则更聚焦于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凄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