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13:34
沁园春三首 其三
宋琬 〔清代〕
正日思归,临水登山,云胡不归?
羡君诚高士,堪五湖长,予其逋客,愧北山移。
结遍贤豪,厌闻歌管,十载扬州梦已非。
家何在?有珠帘云海,雪窦烟扉。
年年车马逶迟,空折尽隋堤柳几枝。
笑故园三径,桂兰频老,层峦万叠,猿鹤长啼。
或问先生,笑而不答,待满词人饯别诗。
真归矣,任山灵见诮,百罚奚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家的渴望。作者在正午时分思念回归,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对归乡的疑惑与期待。羡慕朋友的高洁品格,能够在五湖四海自由翱翔,而自己却像个逃避的客人,心中感到愧疚。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却厌倦了歌舞声中,十年的扬州梦已经不再。家在哪里呢?那里有如珠帘般的云海,雪窦和烟扉的景致。年年岁岁,马车缓行,空折尽隋堤的柳枝。忍不住笑看故园的三条小径,桂花和兰花渐渐老去,层峦叠嶂中,猿声和鹤鸣不断。有人问我为何不归,我只是微笑不语,等待朋友为我送别的诗篇。真正的归宿在哪里呢?即使被山神嘲讽,受到百般惩罚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介绍:宋琬,清代诗人,以其诗词和散文而著称,风格多样,情感真挚,且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漂泊异乡之时,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清代知识分子的困境和对归属感的追求。
这首《沁园春三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哲思。全诗以“思归”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乡愁。开篇以“正日思归”引入,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渴望,接着通过羡慕“高士”而自感愧疚,体现了对理想人生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珠帘云海”与“雪窦烟扉”构造出一幅如梦似幻的故乡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反映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状的失落感。而“年年车马逶迟”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归乡路途的遥远,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最后,诗人以“任山灵见诮,百罚奚辞”收束,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哪怕遭受嘲讽与惩罚,也不在乎,显示了诗人对归属的执着追求。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读来令人感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帘云海”形象代表了什么?
A. 现实生活中的景象
B. 梦幻般的故乡
C. 诗人的失落感
诗人对“高士”的羡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B. 对朋友的嫉妒
C. 对他人生活的不满
诗中“年年车马逶迟”的意思是?
A. 回家的路遥远
B. 车马快而不慢
C. 一年四季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动乱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沁园春三首 其三》则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对话,体现出一种更为细腻的情感。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