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3:00
一声早蝉发,数点新萤度。
兰釭耿无烟,筠簟清有露。
未归后房寝,且下前轩步。
斜月入低廊,凉风满高树。
放怀常自适,遇境多成趣。
何法使之然,心中无细故。
一声早蝉鸣叫,几点新飞的萤火虫掠过。
兰香的灯笼亮着,清新的竹席上沾满露珠。
我还没回到卧室,索性在前廊上走走。
斜斜的月光洒入低矮的走廊,凉风吹拂满树的高枝。
心情舒畅常自得,遇到的景致总能引发兴趣。
是什么让这一切如此呢?心中没有琐碎的烦恼。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生活和对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从容。此时的白居易已卸去官职,归隐于田园,享受自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闲夕》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宁静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态。开头的“早蝉”和“新萤”交替出现,形成了生动的夏日氛围,蝉鸣代表着生机,萤火虫则增添了夜的神秘与浪漫。
接下来的“兰釭耿无烟,筠簟清有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个清幽而宁静的居住环境。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不禁产生了悠然自得的心境,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斜月入低廊,凉风满高树”一句,写出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凉。斜斜的月光投射在走廊上,清风拂过高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与热爱。
最后两句“放怀常自适,遇境多成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在他看来,心中没有烦恼与忧虑,便能在每个环境中找到乐趣。全诗洋溢着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令人心生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兰釭耿无烟”)、对仗(如“未归后房寝,且下前轩步”)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早蝉”所代表的是什么?
“兰釭耿无烟”中,兰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诗人在哪个地方散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