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2:59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
作者: 白居易
同州慵不去,此意复谁知。
诚爱俸钱厚,其如身力衰。
可怜病判案,何似醉吟诗。
劳逸悬相远,行藏决不疑。
徒烦人劝谏,只合自寻思。
白发来无限,青山去有期。
野心惟怕闹,家口莫愁饥。
卖却新昌宅,聊充送老资。
我懒于前往同州,这样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
我真心爱那丰厚的俸禄,却不如我身体日渐衰弱。
可怜的是,我虽因病无法审案,倒不如醉酒吟诗来得痛快。
劳累与闲逸彼此悬隔,我的行踪与隐居毫无疑虑。
只是徒然烦扰他人的劝谏,还是自己思考更为合适。
白发无穷无尽,青山却有定期。
我心中惧怕的是纷扰,家中却不必担忧饥饿。
我卖掉了新昌的房子,聊以充实我的晚年生活。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善于描写民生疾苦和自我情感,作品涉及范围广泛,尤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人知。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因病未能赴任同州刺史之际,表达了他对官职的淡泊与对病痛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自我安慰。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社会思考的诗作。白居易在这首诗中透过对病痛的感慨,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诗意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同州慵不去,此意复谁知”,开篇即展现出他对赴任的无奈与懒散,抒发了对人际关系的孤独感。接下来的“诚爱俸钱厚,其如身力衰”,则道出了他对官职与金钱的复杂情感——虽然喜欢丰厚的俸禄,但身体的衰弱使得这一切变得无奈而遥不可及。
诗中“可怜病判案,何似醉吟诗”,将病痛与吟诗的对比呈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他宁愿醉心于诗歌而非沉迷于繁杂的官务。后续的“劳逸悬相远,行藏决不疑”则更深一步揭示了他对人生选择的坚定态度,虽然生活中有许多烦恼与劝谏,但他更倾向于独自思索,享受内心的宁静。
最后几句“白发来无限,青山去有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哲理性。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中,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淡然,展现了白居易特有的豁达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官职的淡泊、对病痛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处世态度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体现出白居易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因为什么原因未能赴任同州刺史?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山”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