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48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
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
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在傍晚,我登上西边的菩提寺,晴空下远望东边的香山寺。
夕阳的余晖照耀着转动的楼台,光辉宛如一幅画。
冰层浮在水面上,水波明灭,雪压在松树上,松树也显得弯曲。
石阁的僧人走了过来,云雾中的雁儿在低空飞下。
西京的市区喧闹不已,而东洛则显得悠闲如同集市。
我曾经回忆起曾经的游玩,那香山的明月之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主题而著称。
本诗写于白居易在香山寺游览时,反映了他对两个城市的思考,表达了对往昔游玩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观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菩提寺的晚景,通过对比香山寺的宁静与西京的喧闹,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在开头的“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中,诗人将自己置于高处,俯瞰两地的景象,体现出一种远观的视角。通过“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艺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诗中后半部分则通过“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西京的喧嚣与东洛的闲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则是对往昔游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这种怀旧情感贯穿整首诗,使得作品更具情感深度。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
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
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矛盾。
诗中提到的“西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A. 洛阳
B. 长安
C. 杭州
“辉辉似图画”中的“辉辉”指代什么?
A. 黑暗
B. 光辉
C. 水波
诗人对比了哪两个地方的生活状态?
A. 西京与东洛
B. 北国与南疆
C. 江南与北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