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21:53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在翰林院的日子,正值江左之地;
在剑南的日子,正是员外的时光。
虽然我无法获得高官职位,却依然遭遇离别的痛苦。
暮年游子的怨恨,世间谪仙的悲伤。
吟咏的诗句留传千古,声名远扬四方。
文人们在文场中争相写作,乐府中等待着新词。
天命你必须明白,人间需要好诗。
作者介绍: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主题著称。他的诗风直白且易懂,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白居易读李白和杜甫的诗集后,感慨自己的处境与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对比。他对自己的文才和名声的思考,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激发了他的写作灵感。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它不仅表达了白居易对李白和杜甫的敬意,更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写翰林院和员外郎的生活,展现了作者的身份与地位。接着,白居易感慨未能获得高官的遗憾,反衬了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暮年逋客恨”和“浮世谪仙悲”,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与离别痛苦的深刻感悟。他用“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来赞美诗歌的力量,指出即便身处逆境,仍要努力创作,留下值得传颂的诗篇。
最后两句“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强调了诗歌在世间的重要性,仿佛在提醒大家要珍惜和创造美好的诗篇。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白居易的思考深度与艺术追求,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杜诗集的阅读与反思,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文学的追求。它体现了白居易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翰林”指的是哪个机构?
a) 官府
b) 文官机构
c) 学校
d) 商会
诗中提到的“逋客”代表什么样的人?
a) 官员
b) 游子
c) 商人
d)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