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桃源二客行》

时间: 2025-04-30 16:07:41

诗句

刘郎阮郎丹箓客,桃花源中有旧宅。

閒寻流水过碧溪,忽闻鸡犬见人迹。

琼台瑶榭知何所,紫云深处开珠户。

鹤驾龙軿綵仗来,鸾歌凤舞霞觞举。

世缘未断尘心狂,苦厌仙家日月长。

洞门一闭恍如梦,归路古木何荒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07:41

桃源二客行

原文展示:

刘郎阮郎丹箓客,桃花源中有旧宅。
閒寻流水过碧溪,忽闻鸡犬见人迹。
琼台瑶榭知何所,紫云深处开珠户。
鹤驾龙軿綵仗来,鸾歌凤舞霞觞举。
世缘未断尘心狂,苦厌仙家日月长。
洞门一闭恍如梦,归路古木何荒凉。

白话文翻译:

刘郎和阮郎是道士,曾经是桃花源的客人,那里有他们的旧居。
闲游时沿着溪水漫步,忽然听见鸡鸣犬吠,看到有人留下的痕迹。
不知道琼台瑶榭在哪里,紫云深处的珠户又打开了什么。
乘着鹤子、驾着龙车,彩仗随行,鸾歌凤舞,举杯欢庆。
世俗的缘分未曾断绝,尘心依然疯狂,厌倦了仙家悠长的日月。
洞门一闭,仿佛梦境一般,归路上古木荒凉,令人感慨。

注释:

  • 丹箓:道士所持的符箓,象征道教文化。
  • 桃花源:指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象征隐逸与桃源生活。
  • 琼台瑶榭:美丽的宫殿,常用来形容仙境。
  • 鹤驾龙軿:指乘着仙鹤和龙车,象征高贵的仙人。
  • 鸾歌凤舞:形容欢乐的场面,常与仙人聚会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方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桃源二客行》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理想生活,表达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桃源二客行》是一首描绘理想生活的诗歌,作者通过刘郎和阮郎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在桃花源中的悠闲生活。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还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体现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既有世俗的痕迹,又充满了仙气。通过“忽闻鸡犬见人迹”,诗人将现实与理想相结合,让读者感受到这片土地并非完全隔绝于世,反而是一个人们可以寻觅的地方。

诗中“鹤驾龙軿綵仗来,鸾歌凤舞霞觞举”,生动描绘出一种欢乐、祥和的场景,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对仙家日月的厌倦,反映了他对长久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不满,表达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归路古木何荒凉”,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孤独。尽管桃花源的生活如此美好,但归去的路上却是荒凉的,突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刘郎阮郎丹箓客:介绍两位主角,暗示他们的身份与追求。
  2. 桃花源中有旧宅:提到桃花源作为理想家园,承载着过去的回忆。
  3. 閒寻流水过碧溪:描绘闲适的生活情景,体现出自然之美。
  4. 忽闻鸡犬见人迹:现实与理想的交汇,暗示人们的存在。
  5. 琼台瑶榭知何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迷茫。
  6. 紫云深处开珠户:象征着未知的神秘与美好。
  7. 鹤驾龙軿綵仗来:描绘仙人驾临的盛况,表达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8. 鸾歌凤舞霞觞举:展现欢乐的场景,渲染诗歌的氛围。
  9. 世缘未断尘心狂:揭示世俗牵绊,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10. 苦厌仙家日月长:表达对长久生活在仙境的厌倦,反映对现实的思考。
  11. 洞门一闭恍如梦:象征理想生活的短暂与无常。
  12. 归路古木何荒凉:结束时的孤独感,展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源比作理想世界,暗示美好与宁静。
  • 拟人:通过“鸡犬见人迹”赋予自然生命,增强情感。
  • 对仗:如“鹤驾龙軿綵仗来”,增强诗歌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揭示了现实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源:象征理想与隐逸生活。
  • 鸡犬:世俗生活的痕迹,暗示人类的存在。
  • 琼台瑶榭:美好事物的象征,体现对美的追求。
  • 鹤与龙:道教文化的象征,代表高贵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桃源二客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方平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桃花源”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战争

  3. “洞门一闭恍如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理想的失落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描述理想世界的主题。
  • 《隐者》:王维的诗作,同样关注隐逸生活。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与张方平《桃源二客行》:两者都描绘了理想的隐逸生活,但张方平更强调对现实的反思与矛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宋代诗词的经典选集。
  • 《古诗文鉴赏》:关于古诗词的深度分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寄微之(时微之为虢州司马) 冬日早起闲咏 秋夜听高调凉州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 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 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 吟前篇,因寄微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沟沿 隹字旁的字 呼不给吸 幺字旁的字 洪宁 必躬必亲 鼻字旁的字 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死而复苏 包含市的成语 羽翮飞肉 三段论式 惹火烧身 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懿行 延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