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01
相逢若问西园老,地僻林深客少过。
住世白头犹矍铄,凌云綵笔更嵯峨。
著书幸有名山托,抵戏时闻俗眼诃。
为语年来最烦恼,酒魔终日竞诗魔。
如果相逢时有人问起那位在西园的老者,
那地方偏僻且林木茂密,客人少有光顾。
我在世上活到白头,依然精神矍铄,
凭借我的才华与笔力,写作的成就更是高远。
幸好我的著作有名山作为依托,
但在戏剧表演时却常遭到俗人的指责。
回想这些年来,最让我烦恼的,
便是酒和诗的双重诱惑,令我日夜沉迷。
张萱,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人生哲理,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张萱的诗风受到了李白和杜甫的影响,向往自然,同时也关注社会民生。
此诗作于作者在北上海的旧游之际,表达了他与友人重聚的愉悦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文人生活中对酒与诗的矛盾感受,展示了士人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西园老”的问候引入,展现了诗人的孤寂与思考。诗人以“地僻林深”来描绘环境的幽静,折射出内心的清明与淡泊。虽然已是白头之年,但依然“矍铄”,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接着,诗人以“凌云彩笔”自豪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表明自己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卓越的志向。
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也直面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尤其是对酒与诗的双重诱惑的无奈与困扰。酒与诗的“魔”不仅是享受的象征,也是对他创作和生活的干扰,反映了文人生活的复杂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张萱作为明代诗人的独特风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自省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酒与诗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困扰,折射出文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西园老指的是哪个群体?
A. 文人雅士
B. 隐士
C. 乡村老人
D. 书法家
诗中提到的“酒魔”主要指什么?
A. 酒的美味
B. 酒对人的诱惑和困扰
C. 酒的文化历史
D. 酒的制作过程
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态度是?
A. 自我满足
B. 苦恼与挣扎
C. 轻松自在
D. 无所谓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