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22:18
《答王立之》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每逢无可语,暂阻即相求。
解卷初增气,开怀得写忧。
昏烟宜带雨,风树更添秋。
绝唱犹多和,先衰怯后酬。
每当无话可说的时候,便暂时停止交流,期待相聚。打开书卷,心情渐渐舒畅,写下忧愁与欢喜。昏沉的烟云似乎预示着雨水,秋风中的树木更加显得萧瑟。即使是绝妙的诗歌,仍然有人会和我交流,先是衰弱后再回应。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100),字子寿,号石门,晚号紫阳山人,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抒情与写景,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哲思。
创作背景:
《答王立之》作于陈师道与友人王立之的交往中,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内心感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答王立之》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体现了陈师道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的开头以“每逢无可语”引入,传达出一种交流时的无奈与期待,显示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接下来的“解卷初增气,开怀得写忧”,则表达了在阅读与思考中找到释放与舒缓的心情,尽管有忧愁,但在书卷的陪伴下心情也能有所开朗。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特别是“昏烟宜带雨,风树更添秋”,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致,营造出一种萧瑟而深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些自然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季节变换带来的哲学思考。
最后两句“绝唱犹多和,先衰怯后酬”则回归到与友人交流的主题,尽管诗歌的绝妙让人敬畏,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反应是相互的,先是对优秀作品的敬畏,随后又会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种轮回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自然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情谊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与交流之间的矛盾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解卷初增气”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兴奋
c) 不安
d) 悲伤
“昏烟宜带雨”中的“昏烟”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烟雾
c) 秋风
d) 雨水
诗中提到的“绝唱”主要指?
a) 一首歌
b) 优秀的诗歌
c) 忧愁的歌唱
d) 一场表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