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

时间: 2025-05-04 12:19:25

诗句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

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9:25

原文展示: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
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

白话文翻译:

这位高僧在这座寺庙里住了不到三十年,
万法本来没有执着,心中唯一追求的是禅。
忽然间,他离开了尘世的轭,远道而来寻求缘分。
直到你再也见不到他,支提(法师的坐处)依旧巍然屹立。

注释:

字词注释:

  • 上人:指高僧、德高望重的人。
  • :寺庙。
  • 万法:指万物的法则或事物,佛教用语。
  • 元无著:本来没有执着。
  • 一心唯趣禅:心中唯一的追求是禅道。
  • 忽纡尘外轸:忽然超脱了世俗的羁绊。
  • 区中缘:寻找缘分,可能指的是人际关系或修行机缘。
  • 支提:佛教寺院中高僧的坐处,象征着其修行的地点。
  • 岌然:巍然、稳固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万法元无著”与佛教的“无执”思想相关,强调心灵解脱与禅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因其书法作品和诗词风格独特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反映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颜真卿对一位高僧圆寂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与失去的惋惜。诗中融合了佛教思想,展现了对禅意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高僧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感悟。诗的开头简洁明了,交代了高僧在寺庙中居住的时间与心境,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高僧超脱世俗、追求禅道的境界,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诗人以支提的巍然屹立,来象征高僧的精神永存,尽管肉身已不在。这种对生死的思考,带有哲理性,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而深邃,既有对高僧的怀念,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邃与独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点明高僧在寺庙生活的时间,暗示其修行的年限与深厚的修为。
  • 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强调高僧的修行境界,体现出对世俗的无执与对禅的追求。
  • 忽纇尘外轸,远访区中缘。:突显高僧离开世俗,追求更高的境界,暗示他对缘分的追寻。
  •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表达对高僧的不舍与怀念,支提的巍然象征着高僧精神的永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僧的坐处比作支提,寄托了对其精神的追念。
  • 对仗:如“元无著”和“一心唯趣禅”,形成对比,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高僧的怀念与生死哲学展开,探讨了无执与追求禅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人:象征智慧与修行者。
  • :代表宁静的修行环境。
  • 万法:象征宇宙间的法则与真理。
  • 支提:作为高僧的象征,反映其影响力与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法元无著”意指: a) 一切事物都有定法
    b) 万物本无执着
    c) 追求世俗名利

  2. 高僧在寺庙居住了多少年? a) 20年
    b) 30年
    c) 40年

  3. “支提犹岌然”中“岌然”表示: a) 动荡不安
    b) 稳固巍峨
    c) 破落不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题》李商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颜真卿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体现了对高僧的怀念与禅意,后者则表达了对人生及时行乐的态度,二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颜真卿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 送伯愚之乌里雅苏台 八声甘州 其六 去 八声甘州 其五 立 八声甘州 题张子白边城插柳图 八声甘州 秋夜怀人,上夏师北平 八声甘州 杨州作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大学同学年会聚餐 八声甘州 淮阴晚渡 八声甘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包含阳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循循诱人 瓦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斗柄指东 骄生惯养 拽剌 牛字旁的字 流言飞文 特羣 不友 包含儿的成语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矫思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