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40
花非花,雪非雪。塞北逢,江南别。垫平骢路夜疑霜,堆上鹦阑朝误月。
这花并不是花,那雪也并不是雪。在北方的边塞相遇,在南方的江南别离。平坦的马路上,夜晚看起来像是霜降;堆在栏杆上的花朵,早晨误以为是月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两地之间,反映了诗人对不同地域自然景观和情感经历的感悟。
这首诗以“花非花,雪非雪”开头,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诗人通过似是而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让人们在花与雪之间徘徊,体会到自然的微妙变化和情感的复杂交织。在描绘地方时,诗人将塞北的粗犷与江南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地域差异,又隐含了对相遇与别离的感慨。
“垫平骢路夜疑霜”一句,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的霜意结合,带来一种孤寂的感觉;而“堆上鹦阑朝误月”则以早晨的阳光描绘出一种错觉,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这种错觉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情感上的一种误读,暗示着人生中的种种错失与遗憾。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给人以深思,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间的深刻思考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相遇与别离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错失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非花”意指什么?
A. 真实的花
B. 似是而非的花
C. 枯萎的花
“塞北逢,江南别”说明了什么?
A. 地域差异
B. 时间流逝
C. 生命无常
诗中“误月”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月亮
B. 早晨的阳光
C. 霜的反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易顺鼎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而李白则侧重于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怀。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