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花自落 张海门太史金镛嘱题其室人钱杜香女史画梅遗墨》

时间: 2025-05-04 09:59:26

诗句

春消息。

付与画眉残墨。

一两三枝烟寂寂。

暗香留素壁。

帐里蘅芜难觅。

梦里罗浮空忆。

萼绿华来无竟夕。

月斜何处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59:26

原文展示:

花自落
张海门太史金镛嘱题其室人钱杜香女史画梅遗墨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春消息。付与画眉残墨。
一两三枝烟寂寂。
暗香留素壁。
帐里蘅芜难觅。
梦里罗浮空忆。
萼绿华来无竟夕。
月斜何处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消息传来,给画眉鸟留下了残墨。几枝梅花在寂静中绽放,暗香飘逸留在素白的墙壁上。房间里蘅芜丛生,难以寻觅到那份清幽。梦中总怀念着罗浮山的景色。梅花的绿萼和繁华似乎没有尽头,月光斜洒,哪里传来笛声呢?

注释:

  • 春消息:春天的信息,暗指春天的到来。
  • 画眉:一种鸟,象征着美丽和音乐。
  • 残墨:留下的墨迹,象征着未完成的美好。
  • 暗香:隐约的香气,指梅花的香味。
  • 素壁:洁白的墙壁,衬托出梅花的清雅。
  • 帐里:帐子内,表明诗人的内心感受。
  • 蘅芜:一种植物,象征着茂密的生长。
  • 罗浮:指罗浮山,是古代著名的胜地。
  • 萼绿华:梅花的绿萼与繁盛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月斜:月光倾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乐器,象征着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字子韶,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一个文人雅士崇尚诗词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梅花和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寄托了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花自落》是一首通过梅花意象传达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孤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春天的消息传来,给画眉鸟留下了残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几枝梅花在烟雾缭绕中静静绽放,给人一种寂静而又美好的感觉。梅花的香气飘散在素白的墙壁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诗中“帐里蘅芜难觅”一句,表现出作者对内心宁静的渴求,周围的繁杂让他难以找到那份宁静。梦中对罗浮山的回忆,进一步突显出他内心的向往与思念。而“萼绿华来无竟夕”则暗示着生命的美好和不断延续的希望。最后一句“月斜何处笛”,用月光和笛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感伤的氛围,令人遐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消息: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
    • 付与画眉残墨:画眉鸟的歌声与未完成的作品,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
    • 一两三枝烟寂寂:几枝梅花在烟雾中静静绽放,表现出孤寂的美。
    • 暗香留素壁:梅花的香气留在洁白的墙壁上,暗示着美好事物的存在。
    • 帐里蘅芜难觅:内心的宁静难以寻觅,反映出诗人的苦闷。
    • 梦里罗浮空忆:梦中怀念罗浮山,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萼绿华来无竟夕:梅花的生机与繁华,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月斜何处笛:月光倾斜与笛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春天的象征,表现出生命的美好。
    • 拟人:通过“暗香留素壁”,使梅花的香气具有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体现出诗人的修辞技巧。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画眉鸟:象征着美好与音乐,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念,营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季节的情感?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暗香留素壁”中的“暗香”指的是什么?

    • A. 墨香
    • B. 梅花的香气
    • C. 书香
    • D. 酒香
  3.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一座山
    • C. 一种鸟
    •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C. 春天
  2. B. 梅花的香气
  3. B. 一座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黄燮清《花自落》与王安石《梅花》
    • 两首诗均以梅花为主题,但黄燮清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春天的思考,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梅花的文化意象与艺术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后听唱桂华曲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其二 闲眠 蚊蟆 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念金銮子二首 杂兴三首 其一 寄胡饼与杨万州 燕诗示刘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苦仃俜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成开头的成语 鼠字旁的字 行善 川字旁的字 晦密 开台 目眩神夺 逐奔 买免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和稀泥 麻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包含谱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