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花非花 其二 古意》

时间: 2025-05-07 07:10:43

诗句

柳缄愁,蕉结恨。

恨千条,愁一寸。

郎行终日无舒时,郎来一夜都开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43

原文展示:

花非花 其二 古意
作者: 董元恺(清代)
柳缄愁,蕉结恨。恨千条,愁一寸。郎行终日无舒时,郎来一夜都开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愁苦与思念。柳树因愁苦而封闭,蕉树因恨意而缠结。无尽的恨意像千条长线,愁苦却只如一寸细丝。情郎整日忙碌,始终不能放松心情,而一夜之间,所有的思念都化为失落,仿佛花儿都在这一夜间凋零。

注释:

  • 柳缄愁:柳树因愁苦而低垂,形象地表达了愁苦的情感。
  • 蕉结恨:蕉树缠绕着恨意,象征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 恨千条,愁一寸:形容恨意深重而愁苦显得细微。
  • 郎行终日无舒时:情郎日夜奔波,未能放松。
  • 郎来一夜都开尽:情郎一来,所有的情感和期待却在一夜之间化为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婉约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见长。其作品多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感悟,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感。

诗歌鉴赏:

《花非花 其二 古意》展现了董元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表现。诗中通过柳和蕉这两种植物,将愁苦与恨意生动地呈现出来,既有自然的意象,又蕴含丰富的情感。柳树的低垂象征着忧伤,而蕉树的纠缠则暗示着复杂的情感关系。诗人用“恨千条,愁一寸”来形容情感的深重与细腻,传达出情感的纠葛和无奈。

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为情感的表达增添了层次,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体会到文字的力量,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此外,诗中“郎行终日无舒时,郎来一夜都开尽”的描绘,展现出情感的瞬息万变,充满了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给人一种深刻而又美丽的意境体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柳缄愁:柳树因愁而低垂,暗示忧愁的情感。
    2. 蕉结恨:蕉树因恨而缠绕,表达复杂的情感。
    3. 恨千条,愁一寸:描绘恨意的深重与愁苦的细腻。
    4. 郎行终日无舒时:情郎的忙碌使得情感无法释放。
    5. 郎来一夜都开尽:情郎的出现虽让期待升温,却也转瞬即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与蕉作为愁苦与恨的象征。
    • 拟人:柳树与蕉树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音乐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经历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对爱与失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愁苦与柔情,常用来表达离别和思念。
  • :象征着复杂的情感,恨意与缠绵交织。
  • :象征着爱情中的另一半,充满期盼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缄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愁苦
    C) 恨意
    D) 宁静

  2. “恨千条,愁一寸”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恨意很少,愁苦很多
    B) 恨意深重,愁苦细微
    C) 恨意细微,愁苦深重
    D) 恨和愁一样多

  3. 诗中的“郎”指代谁?
    A) 朋友
    B) 情郎
    C) 家人
    D) 自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董元恺的《花非花》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直接的情感宣泄。两者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但风格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爱情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秣陵怀古 满江红·为问封姨 鹧鸪天·离恨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踏莎行·月华如水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赤枣子·风淅淅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清平乐·风鬟雨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愤世疾俗 内圣外王 放泼撒豪 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锭锞 记述 尢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筹结尾的成语 折箩 损人利己 苜蓿盘空 飞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避阱入坑 远近兼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