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23
桐花竹实几时生,桑野秋繭未定成。
肯信饥寒能累道,唯余寂寞许寻盟。
年颜已愧神仙事,江海难忘故旧情。
何日往来同井陉,清谈清坐到天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的思考。桐树的花开和竹子的果实何时能成熟,而乡间的桑树秋天结出的蚕茧尚未确定成形。我能相信饥寒能阻碍我的道途吗?唯有剩下的寂寞让我寻求盟约。年华已过,愧疚于神仙的事,江海的辽阔让我难以忘怀旧友的情谊。何时才能相聚在井陉,一起清谈,坐到天明?
吴说,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际关系,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创作的,可能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动荡和个人生活困境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
《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自然的生长变化,似乎在隐喻人生的无常与变迁。桐树的花开与竹子的果实,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表明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个人的情感生活,表达对友谊的渴望与追寻。
诗中“肯信饥寒能累道,唯余寂寞许寻盟”一句,直白而深刻,点出生活的艰难与孤独,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描绘友谊时,诗人提到“年颜已愧神仙事”,这不仅展现了对旧友的怀念,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无奈与追求。最后的“何日往来同井陉”则是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元,既有对友谊的珍重,也有对生活困境的反思,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思考深度。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桐花”象征什么?
A. 理想
B. 变化
C. 友情
D. 孤独
诗人的情感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A. 政治
B. 自然
C. 友情与孤独
D. 财富
“何日往来同井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盼?
A. 旅行
B. 友情相聚
C. 财富的追求
D. 自然的美好
吴说的《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在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思念,但吴说更强调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