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交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

时间: 2025-05-04 03:15:52

诗句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

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

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

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5:52

原文展示:

交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
作者: 吴说 〔宋代〕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
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眼前的天地虽然满是荆棘,战争仍未平息,屡次空想却无计可施,身体多病使我更加忧愁。农具应该好好准备,而朝中的高官也应当抛弃一切。只要全家能在田间耕作,吃饱饭又何必担忧呢?

注释:

  • 区宇:指天空和大地,形容广阔的环境。
  • 荆棘: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干戈:指战争。
  • 屡空无计奈:屡次空想却没有办法可想。
  • 农具:指耕作所需的工具。
  • 朝簪:指官员,暗指权力。
  • 耕谷口:指田间或稻田,耕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诗作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深切感受,反映了对和平和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带来的痛苦和民生的艰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用生动的景象描绘出满目荆棘的艰难环境,仿佛让人置身于战乱之中。随后的“屡空无计奈”,则流露出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和愁苦,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身境遇的深思。

而在接下来的“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中,诗人将目光转向现实生活,强调了务农的重要性,暗示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要做好应对生活的准备。最后一句“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则是诗人对乐观生活态度的表达,尽管外在环境恶劣,但通过努力耕作,家庭能够自给自足,获得安宁,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区宇半荆棘:形容大自然的艰难困苦,给人以压迫感。
  • 干戈犹未休:暗指战争尚未平息,社会动荡不安。
  • 屡空无计奈:表达诗人对解决问题的无力感。
  • 多病不禁愁:身体的虚弱加深了内心的忧虑。
  • 农具应须办:明白生活的重心在于务农,必须准备好工具。
  • 朝簪便合投:暗指要放下官职,回归田园。
  • 全家耕谷口:描绘全家一起劳动的场景。
  • 一饱更何忧:强调只要能吃饱,就不再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区宇半荆棘”暗喻生活的艰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意象分析:

  • 荆棘:象征生活的艰难。
  •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乱。
  • 农具:代表着生活的希望与生存的保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区宇半荆棘”中的“荆棘”指的是什么? A. 战争
    B. 生活的困苦
    C. 农具

  2. 诗人认为面对困境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A. 无奈
    B. 乐观
    C. 绝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吴说的《交廉布书事三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吴说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困扰,而陶渊明则强调了逃避现实,回归自然的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榴花 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 报恩寺逢蒋主簿就送还如皋 徐记室谪钟离归后同登东丘亭 赠张省郎 江村 江上晚眺怀王著作 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题画 五坞山五首 其五 芳桂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铁柜 斤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喷吐 乱七八糟 灼虐 九旋之渊 麻字旁的字 欲取姑与 丽颜 见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包含惟的词语有哪些 含笑九幽 包含黻的词语有哪些 鬼设神使 逍遥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