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0:43
高居大士是龙象,草堂丈人非熊罴。
不逢坏衲乞香饭,唯见白头垂钓丝。
鸳鸯终日爱水镜,菡萏晚风雕舞衣。
开径老禅来煮茗,还寻密竹迳中归。
高坐的高僧如同龙象,草堂中的老人并非猛兽。
没有遇到糟糕的僧人乞求香饭,只见白头老者垂钓于丝线旁。
鸳鸯整天在水面上嬉戏,荷花在晚风中摇曳如舞衣。
老禅师走小径来煮茶,之后又在竹林小道中归去。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宋代著名诗人,与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既有深厚的书卷气,又不乏生活情趣,被誉为文人中的高士。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清淡生活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对喧嚣世事感到疲惫,渴望隐居山林,回归自然。
《赠郑交》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诗中通过高僧与老者的对比,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高居大士的形象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而草堂丈人的存在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的开头即通过“龙象”和“熊罴”的对比,展现出高僧的威严与老者的平和,暗示人生的不同选择。
“不逢坏衲乞香饭,唯见白头垂钓丝”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远离那些追求物质的僧人,选择与自然为伴的宁静生活。“鸳鸯终日爱水镜,菡萏晚风雕舞衣”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和谐美好的生活,鸳鸯象征着爱情的美好,荷花则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两句“开径老禅来煮茗,还寻密竹迳中归”则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老禅师的煮茶象征着简单而深邃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黄庭坚的卓越才华,也传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高僧和老者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哲思,旨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黄庭坚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高居大士”用什么动物比喻?
a) 狐狸
b) 龙象
c) 熊罴
本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权力
b) 超脱尘世,追求宁静
c) 享受奢华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