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7:56
曹侯黄须便弓马,从军赋诗横槊间。
阿瞒文武如兕虎,远孙风气犹斑斑。
昨解弓刀丞太仆,坐看收驹十二闲。
远方不异辇毂下,诏遣中使哀恫鳏。
吾闻斯民病盐策,天有雨露东南乾。
谢君论河秉禹贡,诘难蠭起安如山。
老郎不作患失计,凛然宜著侍臣冠。
愿公不落谢君后,江湖以南尚少宽。
百城阅人如阅马,泛驾亦要知才难。
盐车之下有绝足,败群勿纵为民残。
官焙荐璧天解颜,瀹汤试春聊加餐。
子鱼通印蚝破山,不但蕉黄荔子丹。
道逢使者汉郎官,清溪弭节问平安。
天子命我参卿事,奋然相对亦可欢。
回波一醉嘲栲栳,山驿官梅破小寒。
曹侯黄须骑马射箭,从军时赋诗作乐。
阿瞒的文武才华如猛虎,远方的孙家风气依旧斑斑。
昨天我解下弓刀给丞太仆,悠闲地看着收回十二匹马。
远方的情况和车辕下并无二致,朝廷派遣中使来悲伤地传达诏令。
我听说百姓因盐的政策而苦恼,天有雨露,东南的气候却干燥。
谢君论及河流,秉持着禹的贡品,质疑难题如同安如泰山。
老郎不应因失去而忧虑,理应庄重地佩戴侍臣的冠冕。
希望您不落于谢君之后,江湖南方尚且缺乏宽容。
百城之中看人如看马,泛舟也得知晓人才难得。
盐车之下有残疾的马,败群勿纵,让百姓受苦。
官焙荐璧为天解颜,煮汤试春,聊以加餐。
子鱼通印的蚝破山,不仅仅是蕉黄与荔子丹的颜色。
在路上碰到使者汉郎官,平静的溪水中问候安宁。
天子命我参与大臣的事务,奋然相对也感到高兴。
回波醉酒嘲笑栲栳,山驿的梅花在小寒中绽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豪放之情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送别朋友曹子方前往福建任职之际,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对国家政务的关注。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困苦。
黄庭坚的《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诗中通过曹子方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诗的开头以曹侯和阿瞒的对比引入,既表现了个人情感,又引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接着,诗中提到的“盐策”与“天有雨露”的对比,突显了当时百姓的苦难与国家政策的失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敏锐洞察。
在语言上,黄庭坚善于运用对仗和意象,其诗句简练而富有层次感,如“百城阅人如阅马,泛驾亦要知才难”,通过对马的比喻,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这种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深厚思想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邃。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展示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使得黄庭坚的诗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强调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曹侯黄须便弓马中的“曹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曹子方
C. 曹冲
诗中提到的“盐策”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A. 人才问题
B. 民生困苦
C. 自然环境
“天子命我参卿事”中的“天子”指的是谁?
A. 曹操
B. 皇帝
C. 王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的全面解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