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时间: 2025-05-09 01:40:25

诗句

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40:25

原文展示: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 陈亮 〔宋代〕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
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
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
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白话文翻译:

年老了又能向谁诉说呢?回想几度的神奇和腐朽,穿着夏裘和冬葛。
长安的老人如今还剩多少,死后没有仇恨可以报复。
那些当年热烈的感情犹如未干的春发。二十五弦的琴音承载着多少怨恨,
世间哪有能平分的明月?胡人把玩着汉宫的瑟。
树木也依旧如此,令人堪忧的重别离。只愿你我之间,
常常有话可聊。行吧,不必再去问,
谁来替换掉表面的美丽和痴情的本质。只希望伯牙的琴声不再断绝。
九转的丹砂坚固而珍贵,铸成的金属不过是普通的铁。
龙与虎,齐声裂开。

注释:

  • 老去:年老,衰老。
  • 神奇臭腐:神奇与腐朽,暗示人生的无常。
  • 父老长安:指长安的老人,象征着故乡的记忆。
  • 二十五弦:指古琴,二十五弦是其复杂程度,象征感情的复杂。
  • 胡妇:指胡人女子,暗示外族的文化。
  • 伯牙:古代名琴师,代表高雅的音乐。
  • 九转丹砂:道教炼丹的典故,象征珍贵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字允恭,号仲明,南宋诗人,曾任官职,长于词,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词风清新,感情真挚,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矛盾时期,诗人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词作,展现了陈亮对人生、情感、友谊的深刻思考。开头即点明了老去与衰败的主题,诗人用“老去凭谁说”引出人生的无奈与孤独。接着提到长安的父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年老的忧虑。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巧妙地用“二十五弦”来象征内心的复杂和对往昔的怀念。对月亮的描绘则暗示了人际关系的难以平衡与恨意的积累。此外,“胡妇弄,汉宫瑟”一联,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反映了文化的交融,也隐含了对离散与别离的感伤。

最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在“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中有了升华,体现了对于友谊的珍视与依赖。整首词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深度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去凭谁说:年老了,能够向谁倾诉呢?
  2. 看几番神奇臭腐:经历了多少神奇与腐朽。
  3. 父老长安今余几:如今长安的老人还有多少?
  4. 后死无仇可雪:死后无仇可报,感叹人生无奈。
  5. 犹未燥当时生发:当时的热情如未干的春发。
  6. 二十五弦多少恨:二十五弦的琴承载了多少怨恨。
  7. 算世间那有平分月:世间哪有能够平分的明月?
  8. 胡妇弄,汉宫瑟:胡人把玩汉宫的瑟,暗示文化的交融。
  9. 树犹如此堪重别:树木也如人般感伤,令人堪忧的重别离。
  10.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只愿你我之间常有话可聊。
  11. 行矣置之无足问:走吧,不必再去问。
  12. 谁换妍皮痴骨:谁能替换掉表面的美丽和内心的痴情?
  13. 但莫使伯牙弦绝:只希望伯牙的琴声不再断绝。
  14. 九转丹砂牢拾取:九转丹砂是珍贵的东西。
  15. 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铸成的金属不过是普通的铁。
  16. 龙共虎,应声裂:龙与虎齐声裂开,象征力量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无常比作神奇与腐朽。
  • 对仗:如“夏裘冬葛”与“父老长安今余几”,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二十五弦象征情感的复杂,明月象征人际关系的难以平衡。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团圆与离散,人生的无常。
  • :象征情感的复杂与深厚,寄托友谊。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十五弦”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情感的复杂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B

  2. 诗人希望在与朋友之间保持什么? A. 争吵
    B. 沉默
    C. 交谈
    答案:C

  3. “龙共虎,应声裂”可以理解为: A. 和谐
    B. 力量的对比
    C. 无常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复杂,涉及友谊、人生无常以及对文化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乡愁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僧仁泽 挽江阴军王寺丞 金盏子·眼底时光 送严伯长教授邑庠任满 次前韵寄天宁老可举避生日于西山 癸未冬至后与妻对酌偶醉遂赋 寿王修斋枢密·南津梅 解剡孝嘉道中答溪民群来遮轿问新知县如何二首并寄李宰 其一 谢国英送苦筍 梅山弟池边醉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翦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劳思逸淫 木干鸟栖 弯弯曲曲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秦树楚天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忍辱负重 择主而事 鼎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提挈 力微任重 毛字旁的字 窥宋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凵字底的字 肤陋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