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3:20
《虞美人·春愁》
作者:陈亮〔宋代〕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
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春风轻轻拂动着缕缕云彩,时不时送来淅淅沥沥的春雨。
水边的画楼上,燕子刚刚归来,泥土湿润,带着落花飞舞。
海棠花铺满小路,依旧显得春天消瘦。
黄昏时分,庭院里柳树啼叫着乌鸦,令人想起那人和月亮下折下的梨花。
陈亮(1143-1194),字士良,号独醒,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词风豪放,情感丰富,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题材,具有强烈的个性。陈亮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多次参与朝政,但因直言不讳而遭贬。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虞美人·春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社会变迁的时期。作者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春天的景色不仅勾起了个人的思绪,也映射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忆。
《虞美人·春愁》以春天为背景,融入诗人的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开篇的“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描绘了春天的温柔与细腻,轻柔的春风与细雨交织,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接着“水边画榭燕新归”,映现出春天的生气,燕子归来象征着春的到来,而“香泥湿带落花飞”则引入了春天的气息,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细节。
然而,诗中隐含的愁绪却逐渐浮现,“依旧成春瘦”一语,突显出春天的单薄与无常,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在“黄昏庭院柳啼鸦”中,黄昏象征着终结,乌鸦的叫声更是添了几分凄凉。最后一句“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梨花的清香伴随着月色,使得情感愈加浓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惆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依托,寄托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水边画榭”是指什么?
A. 画楼 B. 水边的花园 C. 亭子
填空题:诗中“黄昏庭院柳啼鸦”表现了____的情景。
判断题: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