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相见欢》

时间: 2025-05-07 09:44:30

诗句

人和月渡瓜洲。

上西楼。

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

更已短。

带自缓。

解吴钩。

尚有玉丝霜雪在貂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30

原文展示

相见欢
人和月渡瓜洲。
上西楼。
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
更已短。
带自缓。
解吴钩。
尚有玉丝霜雪在貂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人和月亮在瓜洲相会。
在西楼上,欢聚时光总是多于分别的愁苦。
然而时光已经很短,
带着慢慢的愁绪,
解开了那把吴钩。
仍然有那如霜雪般的玉丝缠绕在貂裘上。

注释

  • 瓜洲:指瓜洲渡口,位于长江北岸,是古代著名的渡口之一。
  • 西楼:指的是西边的楼阁,可能寓意思念的地方。
  • 吴钩:古代一种锋利的刀剑,象征着战斗和离别的痛苦。
  • 玉丝霜雪:形容精致而脆弱的事物,可能暗示着爱情的美好与易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祖绶,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玉山,生于江苏,擅长诗词及散文,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景抒情,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相见欢》写于清代,社会背景动荡,士人常常感受到离别与愁苦。诗人借用月亮和渡口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相见欢》通过简练的文字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提到“人和月渡瓜洲”,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而又孤独的氛围。西楼的高处,让人更能体会到远离的孤独和对过去欢聚的怀念。

“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一句,直白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欢聚时的愉悦与在分别时的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同身受。而“更已短,带自缓”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在此将个人情感与时间的无情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几句提到的“解吴钩”和“玉丝霜雪在貂裘”,不仅体现了离别的无奈,还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体而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和月渡瓜洲:描绘了一幅人月相依的画面,意境宁静。
  2. 上西楼:引出诗人的情境,表达了在高处眺望的思绪。
  3. 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对比了相聚与离别的心境,强调了人们在欢聚时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愁苦。
  4. 更已短,带自缓:感叹时光飞逝,愁绪愈发沉重。
  5. 解吴钩:象征着放下武器,放下争斗,表示一种无奈。
  6. 尚有玉丝霜雪在貂裘:通过细致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与脆弱的结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相见欢时多诉别时愁”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如“玉丝霜雪”,形象地传达了情感的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相聚的主题,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念与孤独。
  • 瓜洲:代表离别的地点,寓意人生旅途的交汇与分离。
  • 西楼:象征高处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 吴钩:代表战争与纷争,象征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瓜洲”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渡口
    • C. 一座山
    • D. 一条河
    •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尚有__在貂裘”,填入合适的词语。

    • 答案:玉丝霜雪
  3.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关于欢聚的快乐。(对/错)

    • 答案: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比较《相见欢》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但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女性的细腻与感伤,而陈祖绶的诗则更加内敛,情感上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创作》
  • 《古典诗词入门》

相关查询

予累日卧病适张文通惠教亦云服药漫成小诗呈 十月桃 鹊桥仙·面具 题苕溪女史秦淮秋柳卷子 岁晚 赋月云际送诚监寺 经秫坡先生钓台故址 灼肉香 西翠楼为郭医作 闷歌行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告人晓 墨痕 宁封子 富国裕民 尢字旁的字 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俯仰随俗 牛字旁的字 齐傅楚咻 鼻字旁的字 万户千门 冷落 江蓠 巾字旁的字 包含时的词语有哪些 松丘 喜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