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31
扶持根本恃纲维,叹息论功到鼓鼙。
蠢蠢潢池皆赤子,埋轮何必问狐狸。
扶持根本依靠的是纲维,叹息论功的时候敲响了鼓鼙。
蠢蠢欲动的潢池都是赤子,埋轮的事情何必问狐狸。
古代诗词中常用“狐狸”象征狡诈和阴险的角色,提示诗人对某种现象或人物的警惕。潢池的“赤子”隐喻年轻人的天真和未被污染的思想。
廖行之,字子夷,号渔隐,宋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主要活动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作者送别湖南张仓解官回建昌之际,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情感的映衬,展示了作者的深邃思考与社会责任感。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敏感和对无常命运的感慨。开篇的“扶持根本恃纲维”传达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显示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与呼唤。而“叹息论功到鼓鼙”则通过声响的意象暗示了对功绩的讨论和对成就的追求,但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无奈。
接下来的“蠢蠢潢池皆赤子”,以潢池为喻,形象地描述了年轻人的冲动和天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待与忧虑。“埋轮何必问狐狸”则展现了对世态的深刻洞察,警示人们在面对狡诈和阴险时,不必过于依赖表象,而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方式,引导读者对人生、社会和人性进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尚的人格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观察,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理性的批判。
“扶持根本恃纲维”中的“纲维”主要指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埋轮何必问狐狸”表达了怎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