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送春四首》

时间: 2025-05-06 02:51:50

诗句

三月清工倦欲归,花神应约手同携。

明年早赴东郊迓,未论渠侬南北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50

原文展示:

和送春四首
作者:廖行之〔宋代〕

三月清工倦欲归,
花神应约手同携。
明年早赴东郊迓,
未论渠侬南北西。

白话文翻译:

三月的清晨,工人们感到疲倦,想要回家。花神应约而来,携手同行。明年春天再早些去东郊迎接春天,不论你我来自南方、北方还是西方。

注释:

  • 三月:指农历三月,春天的季节。
  • 清工:指清晨的工人,或指春天的早晨,气候清新。
  • :疲倦、厌倦。
  • 花神:古代神话中掌管花卉的神灵,象征春天和生机。
  • 应约:应承约定,按约定而来。
  • 东郊:指城市东边的郊外,春天的好去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四季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与花神的对话,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和送春四首》是一首蕴含丰富春意的诗作,诗人在描写春天的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诗的开头便用“清工倦欲归”表达了一种轻松而惬意的气氛,工人们在春日的温暖中感到疲倦,似乎在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接下来的“花神应约手同携”,则描绘了人与花神的相遇,花神作为春天的象征,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进一步突显了春天的美好。

最后两句“明年早赴东郊迓,未论渠侬南北西”,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期待明年与花神再次相聚,享受春天的悦耳风景。诗中“未论渠侬南北西”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普遍性,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无界限的交流。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读后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生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月清工倦欲归:春天的三月,清新的空气中,工人们疲倦地想要回家,暗示了春日的轻松与自然的吸引力。
  2. 花神应约手同携:花神如约而至,与诗人携手同行,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明年早赴东郊迓: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春天的期待,想要早早去东郊迎接春天的到来。
  4. 未论渠侬南北西:不论来自哪里,享受春天的美好,传递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花神拟人化,赋予了花神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南北西”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花神象征春天,表达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诗人通过与花神的相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花神: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力量。
  • 东郊:象征着春天的归属与自然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月清工倦欲归”中的“清工”指的是什么?

    • A. 清晨的工人
    • B. 春天的花朵
    • C. 工人的工作
  2. 花神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不论来自哪里
    • B. 只关注南方
    • C. 只关注北方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廖行之的《和送春四首》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杜甫则在描写春天的同时,表达了对社会动乱的无奈与忧虑。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诗人视角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月清明西湖 四月池上 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 四贤一不肖诗·右欧阳永叔 四贤一不肖诗·右高若讷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授转运使罢州端居述怀 士安饮我数杯至观音院才醒闻滩声泉响因留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声翻译 集结尾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小试锋芒 祖宅 女字旁的字 宗会 尖站 聿字旁的字 弹丝品竹 坐客无毡 靣字旁的字 波开头的成语 惹事生非 友风子雨 国仇家恨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