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50
和送春四首
作者:廖行之〔宋代〕
三月清工倦欲归,
花神应约手同携。
明年早赴东郊迓,
未论渠侬南北西。
三月的清晨,工人们感到疲倦,想要回家。花神应约而来,携手同行。明年春天再早些去东郊迎接春天,不论你我来自南方、北方还是西方。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四季变化。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与花神的对话,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和送春四首》是一首蕴含丰富春意的诗作,诗人在描写春天的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诗的开头便用“清工倦欲归”表达了一种轻松而惬意的气氛,工人们在春日的温暖中感到疲倦,似乎在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接下来的“花神应约手同携”,则描绘了人与花神的相遇,花神作为春天的象征,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进一步突显了春天的美好。
最后两句“明年早赴东郊迓,未论渠侬南北西”,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期待明年与花神再次相聚,享受春天的悦耳风景。诗中“未论渠侬南北西”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普遍性,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无界限的交流。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读后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生机。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诗人通过与花神的相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月清工倦欲归”中的“清工”指的是什么?
花神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廖行之的《和送春四首》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杜甫则在描写春天的同时,表达了对社会动乱的无奈与忧虑。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诗人视角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