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2
苍茫七十二芙蓉,绝顶天开第一峰。
咫尺帝关通謦欬,万千云海荡心胸。
殷雷夜走何山雨,积雪春留太古松。
暂倚蒲团出人世,五更寒浸石楼钟。
在茫茫的云海中,有七十二座芙蓉山,
我登上了绝顶,仿佛天开了一座第一峰。
在咫尺之地,帝关的声音传来,
万千的云海荡涤着我的心胸。
夜里雷声轰鸣,山中细雨飘洒,
积雪在春天依旧留存于古老的松树。
我暂时倚靠着蒲团,远离尘世的喧嚣,
五更时分,寒气浸透了石楼的钟声。
王拯,清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于一次夜宿祝融峰的经历,诗人借此机会描绘了雨后山顶的壮丽景色,以及在孤寂夜晚中的内心感受。诗中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以雨后登山的经历为背景,描绘了祝融峰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开篇描写“苍茫七十二芙蓉”,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山的巍峨与壮观,给人以浓厚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绝顶天开第一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诗人所处的高度,形成了与自然的对话。
“咫尺帝关通謦欬,万千云海荡心胸”两句,诗人通过“咫尺”与“万千”的对比,展现出宏大的气势与细腻的感受,仿佛自然的声音在耳边轻语,荡涤着心灵。接着的“殷雷夜走何山雨”,则在动与静之间转换,雷雨的骤至与积雪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然的变化无常。
最后两句“暂倚蒲团出人世,五更寒浸石楼钟”,则回归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蒲团象征着修行和对世俗的超脱,石楼钟声的寒意更是映衬了夜晚的清冷与孤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令人深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超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芙蓉”指的是什么?
A. 花卉
B. 山峰
C. 水面
答案:B
诗人夜宿的地方是?
A. 酒店
B. 石楼
C. 寺庙
答案:C
“咫尺帝关通謦欬”中的“咫尺”强调了什么?
A. 远距离
B. 近距离
C. 不确定
答案:B